“四顧將安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顧將安之”全詩
利害紛啖食,迫逐方交馳。
晨起踐零露,四顧將安之?東路阻山海,北走到臨淄。
臨淄古齊國,淳風亦早衰。
惟聞管敬仲,嘗受鮑叔知。
其人今已歿,鄉里失其依。
知音茍不存,仗劍起旋歸。
¤
分類:
《感懷(六首) (以下《鄞游稿》)》戴良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感懷(六首)(以下《鄞游稿》)》
朝代:明代
作者:戴良
伐木音久廢,交友竟吾欺。
利害紛啖食,迫逐方交馳。
晨起踐零露,四顧將安之?
東路阻山海,北走到臨淄。
臨淄古齊國,淳風亦早衰。
惟聞管敬仲,嘗受鮑叔知。
其人今已歿,鄉里失其依。
知音茍不存,仗劍起旋歸。
中文譯文:
伐木聲已經久遠停止,我竟然被交友所欺騙。
利益和損害紛紛吞噬,逼迫我不得不離開。
清晨起床踩在涼露上,四處環顧,將前方的去處確定?
東方的道路被山和海所阻,向北走到臨淄。
臨淄曾是古代齊國的都城,純樸的氛圍也早已衰落。
只聽說過管敬仲的名字,曾受到鮑叔知的賞識。
如今那位人已經去世,我失去了在故鄉的依托。
如果沒有知音相伴,我將手持劍起程回去。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明代戴良創作的《感懷(六首)(以下《鄞游稿)》中的一首。詩詞以個人的感懷和思考為中心,表達了作者對現實境遇的思考和對友情的失望。
詩的開頭提到伐木聲已經久遠停止,暗喻生活中的困境。接著,作者感嘆交友欺騙自己,這里可能指的是社交關系的虛偽和利益沖突。在現實的利害紛爭中,作者感到被迫離開原來的環境,四處尋找歸屬感。
詩中提到東方的道路被山海所阻,北行到達臨淄。臨淄是古代齊國的都城,但如今已經衰落。這里作者通過描寫古都的衰敗,抒發了對時光流逝和社會變遷的感慨。
在臨淄,作者聽說過管敬仲的名字,他曾受到鮑叔知的賞識。這里提到兩位古代的賢人,暗示了作者對于知音和敬仰之人的向往和渴望。然而,詩的結尾表明這位知音已經去世,作者失去了在故鄉的依托,因此他決定手持劍回去,尋找新的歸宿。
整首詩詞通過對現實困境、友情欺騙和對知音的思考,表達了作者內心的失落和對未來的迷茫。在明代社會動蕩不安的背景下,這首詩詞通過個人的感懷,反映了當時人們的困惑和追求。
“四顧將安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huái liù shǒu yǐ xià yín yóu gǎo
感懷(六首) (以下《鄞游稿》)
fá mù yīn jiǔ fèi, jiāo yǒu jìng wú qī.
伐木音久廢,交友竟吾欺。
lì hài fēn dàn shí, pò zhú fāng jiāo chí.
利害紛啖食,迫逐方交馳。
chén qǐ jiàn líng lù, sì gù jiāng ān zhī? dōng lù zǔ shān hǎi, běi zǒu dào lín zī.
晨起踐零露,四顧將安之?東路阻山海,北走到臨淄。
lín zī gǔ qí guó, chún fēng yì zǎo shuāi.
臨淄古齊國,淳風亦早衰。
wéi wén guǎn jìng zhòng, cháng shòu bào shū zhī.
惟聞管敬仲,嘗受鮑叔知。
qí rén jīn yǐ mò, xiāng lǐ shī qí yī.
其人今已歿,鄉里失其依。
zhī yīn gǒu bù cún, zhàng jiàn qǐ xuán guī.
知音茍不存,仗劍起旋歸。
¤
“四顧將安之”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