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余生綠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雨余生綠陰”全詩
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
野叟頻相問,郎君不可尋。
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
分類:
《龐山湖泛舟過甯伯讓莊所》成廷珪 翻譯、賞析和詩意
《龐山湖泛舟過甯伯讓莊所》是元代成廷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湖上足清晝,雨余生綠陰。
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
野叟頻相問,郎君不可尋。
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龐山湖泛舟時的景象和感受。湖水清澈明亮,陽光灑在湖面上,雨后的綠色陰影仍然存在。小船靠近城市,曲港進入深深的村莊。野老不斷詢問詩人,但詩人無法找到他所尋找的郎君。西庵(指廟宇)愿意與詩人共坐一席,詩人也是一位老山林的人。
賞析:
該詩以景寫人,通過描繪龐山湖上的景色和環境,展示了作者的情感和內心世界。詩中使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湖泊清澈、陽光和綠色陰影的出現,營造出一幅寧靜而美麗的畫面。船只逐漸靠近城市,曲港引領詩人進入村莊,這種過渡的描寫增加了詩意的層次感。
詩中的"野叟"是指鄉村老人,他們對詩人的來訪表示好奇并頻繁詢問詩人的目的,但詩人卻無法找到他尋找的郎君,這似乎暗示了詩人追求某種理想或目標的困惑和迷失。而詩中提到的"西庵"是指廟宇或寺廟,它愿意與詩人共享一席之地,表達了詩人與宗教信仰和自然環境的聯系。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描繪自然景觀和交代人物關系,展現了作者內心的思緒和情感。詩人通過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對自然美的向往和對追求目標的困惑,同時也反映了作者對宗教信仰和山林生活的熱愛和追求。這首詩詞通過傳達作者的情感和思考,呈現了元代文人的審美情趣和精神追求。
“雨余生綠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áng shān hú fàn zhōu guò níng bó ràng zhuāng suǒ
龐山湖泛舟過甯伯讓莊所
hú shàng zú qīng zhòu, yǔ yú shēng lǜ yīn.
湖上足清晝,雨余生綠陰。
piān zhōu dào chéng jìn, qū gǎng rù cūn shēn.
扁舟到城近,曲港入村深。
yě sǒu pín xiāng wèn, láng jūn bù kě xún.
野叟頻相問,郎君不可尋。
xī ān kěn fēn xí, wú yì lǎo shān lín.
西庵肯分席,吾亦老山林。
“雨余生綠陰”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