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喜蠲祖詔”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近喜蠲祖詔”全詩
夷虜終荒服,東南舊翰屏。
甄陶真宰事,桑土腐儒情。
近喜蠲祖詔,恩波及耨耕。
¤
分類:
《自瀛德趨東昌道中雜言八首》蔡文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瀛德趨東昌道中雜言八首》是明代蔡文范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普天同荷帝,四海久銷兵。
夷虜終荒服,東南舊翰屏。
甄陶真宰事,桑土腐儒情。
近喜蠲祖詔,恩波及耨耕。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明代時期社會的現狀和一些政治變化。詩人表達了普天下的人民都同樣忍受著天災和戰亂的苦難,渴望和平的心情。他提到了夷虜(指外族侵略者)最終被征服,東南的官員們(指文人士大夫階層)也恢復了他們的官職。詩人還提到了甄陶(指甄氏和陶氏,兩者都是明代重臣家族)真實地履行宰相的職責,而桑土(指普通農民)則默默地堅守著儒家的情懷。最后,詩人欣喜地提到皇帝近期宣布廢除祖制,推行新的政策,使得皇恩波及到農耕和農民。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對社會狀況的描述,展現了明代時期的農民、官員和皇帝之間的關系。詩人以簡潔的語言表達了人民對和平的渴望和對戰亂的厭惡。他提到了東南地區的官員們恢復了原來的官職,這可以被視為一種政治變革和對文人士大夫的回歸。詩人還對甄陶家族的成員履行職責表示贊賞,他們真實地擔當起了宰相的角色。同時,詩人也關注到了普通農民,他們以桑土的身份,堅守著儒家的情懷,默默地從事農耕工作。最后,詩人對皇帝近期的政策改革表示欣喜,認為皇恩不僅僅局限于官員,也波及到了農耕和農民,這體現了一種平民向上流動的可能性。
整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明代社會現狀的描繪,展示了人民對和平的向往和對政治變革的期待,同時也贊頌了那些履行職責的官員和堅守儒家情懷的普通農民。它反映了明代社會的一些特點和變化,并以簡練的文字表達了這種情感和思考。
“近喜蠲祖詔”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yíng dé qū dōng chāng dào zhōng zá yán bā shǒu
自瀛德趨東昌道中雜言八首
pǔ tiān tóng hé dì, sì hǎi jiǔ xiāo bīng.
普天同荷帝,四海久銷兵。
yí lǔ zhōng huāng fú, dōng nán jiù hàn píng.
夷虜終荒服,東南舊翰屏。
zhēn táo zhēn zǎi shì, sāng tǔ fǔ rú qíng.
甄陶真宰事,桑土腐儒情。
jìn xǐ juān zǔ zhào, ēn bō jí nòu gēng.
近喜蠲祖詔,恩波及耨耕。
¤
“近喜蠲祖詔”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十八嘯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