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僧溪上月”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逢僧溪上月”全詩
逢僧溪上月,飲客竹間床。
得雨瓜先落,迎霜橘早香。
開門三萬頃,隨意飲滄浪。
分類:
《野興》蔡羽 翻譯、賞析和詩意
《野興》是一首明代詩詞,作者是蔡羽。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落日愛人影,
鳥鳴山谷長。
逢僧溪上月,
飲客竹間床。
得雨瓜先落,
迎霜橘早香。
開門三萬頃,
隨意飲滄浪。
詩意:
這首詩以自然景色為背景,描繪了詩人在田園中的閑適生活。他觀賞夕陽時喜歡看自己的倒影,聽著山谷中鳥兒的鳴叫聲。當他在溪流旁遇到僧人時,月光照亮了溪水,給他帶來了寧靜和寬慰。他喜歡在竹子叢中的床上與朋友共飲,享受友誼和自然的美好。他欣喜地發現,在雨后瓜果先落,霜后橘子的香氣早已飄溢。他向外開放的大門面對著廣袤的田野,隨心所欲地享受著這美麗的世界。
賞析:
《野興》展現了明代田園詩的特點,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與自然的和諧。詩中的場景生動而自然,通過描寫夕陽、鳥鳴、月光、竹子和果香等元素,營造出一種寧靜、恬淡、愉悅的氛圍。詩人表達了對自然美的熱愛和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
詩中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例如,落日愛人影與鳥鳴山谷長形成了對比,突出了自然界的寧靜與詩人內心的愉悅。逢僧溪上月象征著心靈的寧靜和安慰。得雨瓜先落和迎霜橘早香則通過描寫瓜果的生長過程,傳達了自然的律動和季節的變遷。開門三萬頃表達了詩人的豪情和對廣袤自然的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田園風光和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寧靜自由生活的向往。它展示了明代田園詩的特點,給人以愉悅和寧靜的感受,使人心生向往和共鳴。
“逢僧溪上月”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ě xìng
野興
luò rì ài rén yǐng, niǎo míng shān gǔ zhǎng.
落日愛人影,鳥鳴山谷長。
féng sēng xī shàng yuè, yǐn kè zhú jiān chuáng.
逢僧溪上月,飲客竹間床。
dé yǔ guā xiān luò, yíng shuāng jú zǎo xiāng.
得雨瓜先落,迎霜橘早香。
kāi mén sān wàn qǐng, suí yì yǐn cāng láng.
開門三萬頃,隨意飲滄浪。
“逢僧溪上月”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六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