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幸石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成功幸石磨”全詩
何曾親吉甫,遽欲奪蓬婆。
浪議輕癰潰,成功幸石磨。
未知廊廟計,終始果如何。
分類:
《河套(以下皆集外詩)》蔡宗堯 翻譯、賞析和詩意
《河套(以下皆集外詩)》是明代蔡宗堯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胡虜昔何在,
遙聞將士訛。
何曾親吉甫,
遽欲奪蓬婆。
浪議輕癰潰,
成功幸石磨。
未知廊廟計,
終始果如何。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明代時期的一幕景象。詩人通過對歷史的回顧和思考,表達了對國家命運和時代變遷的關切之情。
賞析:
這首詩詞以敘事的方式,表達了蔡宗堯對國家興衰的思考和擔憂。下面對每一句進行賞析:
胡虜昔何在,
"胡虜"指的是北方的游牧民族,這里指的是明代時期的北方邊境。"昔何在"表示對過去的詢問,詩人在思考過去的胡虜是否還存在。
遙聞將士訛。
"將士"指的是軍隊中的將領和士兵。"訛"表示傳聞和謠言。詩人遠離邊境,只能通過聽說來了解將士們的情況,但傳聞可能不準確,可能存在誤解和謠言。
何曾親吉甫,
"吉甫"指的是吉祥之言,這里表示希望和祝福。詩人在遠離邊境的地方,沒有機會親自向將士們表達祝福和關心。
遽欲奪蓬婆。
"蓬婆"指的是北方邊境的塔樓。這句詩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矛盾和焦慮,他遠離邊境,卻渴望能夠親身參與保衛國家的事業。
浪議輕癰潰,
"浪議"表示流言蜚語。"癰潰"指的是癰瘡潰爛,引申為國家的弊病和危機。詩人認為人們對于國家的問題只是隨意而輕率地議論,卻沒有真正看到國家面臨的危機。
成功幸石磨。
"成功"指的是政治上的成功。"石磨"是一種磨面粉的工具,這里引申為政治機關。詩人認為政治上的成功只是暫時的,就像磨面粉一樣,需要不斷努力才能取得。
未知廊廟計,
"廊廟"指的是宮廷和朝廷。"計"表示策略和計劃。詩人表示他不了解宮廷中的政治計劃和謀略,不知道政府的決策和方向。
終始果如何。
"終始"指的是結果和結局。詩人對國家的未來和命運表示擔憂,他不知道最終的結果會是怎樣。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表達了詩人對國家興衰和時代變遷的憂慮和思考。詩人遠離邊境,只能通過傳聞和謠言了解國家的情況,同時對政治上的輕率和短視表示不滿。他對于國家《河套(以下皆集外詩)》是明代蔡宗堯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詞通過描繪歷史背景和表達作者的憂慮,反映了明代時期國家命運和社會動蕩的現實。
胡虜昔何在,
遙聞將士訛。
何曾親吉甫,
遽欲奪蓬婆。
譯文:
古時的胡虜何去何從,
只能通過遙遠的傳聞來了解將士的情況。
我未曾親自探望將士,
卻急切地想奪取北方的塔樓。
浪議輕癰潰,
成功幸石磨。
未知廊廟計,
終始果如何。
譯文:
人們輕率地議論國家的問題,
卻對國家的弊病漠不關心。
政治上的成功只是暫時的,
不知道朝廷的計劃和決策如何,
最終的結果會是怎樣。
這首詩詞以明代時期的歷史為背景,通過詩人的敘述,展現了他對國家興衰和時局的憂慮之情。詩中提到的胡虜是指北方的游牧民族,詩人回顧歷史,思考他們的去向和影響。他遠離邊境,只能通過傳聞來了解將士們的情況,但這些傳聞可能存在誤解和謠言。詩人感嘆自己未能親自探訪將士,表達了對他們的關心和祝福。
詩中還批判了當時社會上對國家問題的輕率議論和對國家弊病的漠視態度。他認為人們只是隨意地議論國家,卻沒有真正認識到國家所面臨的危機。同時,詩人提到政治上的成功只是暫時的,需要不斷努力才能取得,并表示自己對朝廷的計劃和決策不了解,對最終的結果充滿疑慮。
整首詩詞情緒壓抑,透露出作者對國家命運的擔憂和對時代變遷的思考。通過對歷史和現實的觀察,詩人表達了對國家未來的不確定感。這首詩詞既具有歷史性的價值,又反映了當時社會的動蕩和不安定。
“成功幸石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ào yǐ xià jiē jí wài shī
河套(以下皆集外詩)
hú lǔ xī hé zài, yáo wén jiàng shì é.
胡虜昔何在,遙聞將士訛。
hé zēng qīn jí fǔ, jù yù duó péng pó.
何曾親吉甫,遽欲奪蓬婆。
làng yì qīng yōng kuì, chéng gōng xìng shí mó.
浪議輕癰潰,成功幸石磨。
wèi zhī láng miào jì, zhōng shǐ guǒ rú hé.
未知廊廟計,終始果如何。
“成功幸石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仄韻) 去聲二十一個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