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君尋野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聞君尋野寺”全詩
溪月冷深殿,江云擁回廊。
然燈松林靜,煮茗柴門香。
勝事不可接,相思幽興長。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聞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報恩寺》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聞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報恩寺》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這首詩以描繪夜晚時分聞到朋友尋找野寺的消息,自己便在報恩寺的支公房暫住的情景為主線,表現了詩人內心的思考與情感。
譯文:
聽說你要尋找野寺,
便在報恩寺的支公房過夜。
溪水里的月亮冷冷的,
江云擁擠在回廊。
燈火下的松林靜謐,
門前柴火煮著茶香。
美景無法與你分享,
相思的情愫卻永長。
這首詩的詩意主要體現在對聞到崔十二侍御尋找野寺的消息,自己住在報恩寺支公房的情景的描繪上。詩人通過描繪溪月冷深殿、江云擁回廊、燈松林靜、煮茗柴門香等景物,展示了寺院的寧靜與美麗。詩人也表達了自己無法與友人分享這樣美景的遺憾,同時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憑借細膩的描寫和真情實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和對友誼的珍惜。
賞析:
這首詩以寺廟的寧靜景象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描繪和抒發情感,寄托了詩人對友誼的珍視和思念之情。整首詩通過用意象豐富的描寫,表達了作者對寺廟的靜謐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給人一種恬靜、悠閑的感覺。作者以平凡的事物來抒發自己對友情的思考和感慨,以平淡的語言描繪了詩人內心深處的情感世界。整首詩以簡潔、明朗的句式,自然、流暢的描寫,展示了詩人的獨具風韻的藝術才華。這首詩的特點是用平實的語言傳達出內心的情感和對友情的思念之情,給人以舒適、愉悅的感受。
“聞君尋野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wén cuī shí èr shì yù guàn kǒu yè sù bào ēn sì
聞崔十二侍御灌口夜宿報恩寺
wén jūn xún yě sì, biàn sù zhī gōng fáng.
聞君尋野寺,便宿支公房。
xī yuè lěng shēn diàn, jiāng yún yōng huí láng.
溪月冷深殿,江云擁回廊。
rán dēng sōng lín jìng, zhǔ míng zhài mén xiāng.
然燈松林靜,煮茗柴門香。
shèng shì bù kě jiē, xiāng sī yōu xìng zhǎng.
勝事不可接,相思幽興長。
“聞君尋野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