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誰實來”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其誰實來”全詩
戰獲齊侯,唁使無死。
其誰實來,夙沙衛氏。
事近刑臣,義烈所恥。
君命祗辱,曷禮于士。
抉傷而亡,懦者興起。
安得若人,砥此頹靡。
¤
分類:
《感古十四首》陳第 翻譯、賞析和詩意
《感古十四首》是明代陳第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魯國有個臧堅,威武的男子。
他參與戰爭,擊敗了齊侯,卻沒有一個使者死去。
那個使者是誰呢?是夙沙衛氏。
他事關重大,卻被刑臣所辱,義士們都為此感到恥辱。
君主的命令如此侮辱,對士人何禮可言。
他因抉剝傷痕而死去,而懦夫們卻興風作浪。
我們怎能找到像他這樣的人,來振奮這種頹靡的局面呢。
詩意:
《感古十四首》以魯國臧堅的故事為背景,表達了對當時社會境況的憂慮和對士人精神風貌的贊美。詩中提到的臧堅是一個勇猛無畏、忠誠正直的男子,他在戰爭中打敗了齊侯,但沒有讓任何使者喪生。然而,他卻受到刑臣的侮辱,遭受不公正的對待。作者通過臧堅的遭遇,表達了對社會道德風氣的擔憂,認為那些懦弱膽小的人卻得以崛起,而像臧堅這樣的英雄卻不復存在。詩人呼吁能夠有人能夠像臧堅一樣堅持正義、振奮人心,扭轉目前頹廢的局勢。
賞析:
《感古十四首》以簡潔明快的語言描繪了一個英雄人物的形象,通過對臧堅的贊美和對社會現象的批判,展現了作者對社會風貌的思考和對士人精神的推崇。詩中通過對比臧堅與刑臣、懦夫的形象,強調了正直勇敢的品質與社會道德的缺失之間的對立。作者抒發了對社會現象的不滿,并寄望于有人能夠像臧堅一樣振奮人心,改變當前頹廢局面。這首詩詞通過鮮明的形象和簡練的語言,表達了作者的思想和情感,具有強烈的感染力和警示意義。
“其誰實來”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ǎn gǔ shí sì shǒu
感古十四首
lǔ yǒu zāng jiān, jiǎo jiǎo nán zǐ.
魯有臧堅,矯矯男子。
zhàn huò qí hóu, yàn shǐ wú sǐ.
戰獲齊侯,唁使無死。
qí shuí shí lái, sù shā wèi shì.
其誰實來,夙沙衛氏。
shì jìn xíng chén, yì liè suǒ chǐ.
事近刑臣,義烈所恥。
jūn mìng zhī rǔ, hé lǐ yú shì.
君命祗辱,曷禮于士。
jué shāng ér wáng, nuò zhě xīng qǐ.
抉傷而亡,懦者興起。
ān dé ruò rén, dǐ cǐ tuí mǐ.
安得若人,砥此頹靡。
¤
“其誰實來”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