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郎翻經處”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支郎翻經處”全詩
蒼蒼野色新,漠漠秋煙暝。
相期話三生,夜坐石根冷。
微涼入虛闌,老鶴語桐井。
支郎翻經處,松子落古鼎。
白露下高空,濕云壓幽境。
望極顛厓前,寒籬眇村徑。
談久明月來,照我天地靜。
自汲石泉水,同僧瀹佳茗。
天風在林末,空翠散復整。
一乘演微機,開谿自慚省。
疏竹何蕭蕭,云房亂燈影。
分類:
《宿牛首寺》陳鐸 翻譯、賞析和詩意
《宿牛首寺》是明代詩人陳鐸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到達牛首寺,萬種緣由都已消盡,
孤寂地宿在峰頂之上。
蒼茫的野色嶄新,
模糊的秋煙籠罩黃昏時分。
我們約定在此相談三生,
夜晚坐在冷冰冰的石根上。
微涼的風吹入虛掩的窗扉,
老鶴在桐井邊低語。
支郎在翻閱經書的地方,
松子在古鼎上落下。
白露從高空降落,
濕云壓迫著幽靜的境地。
朝向遙遠崖壁望去,
寒籬和狹小的村徑顯得渺小。
我們長時間地談論,
明亮的月光照耀著我天地的寧靜。
我自己汲取著石泉的水,
與僧人一起品嘗美味的茶。
天風在林末吹拂,
空曠的翠綠散開又重新整合。
一個大計劃正在演繹,
開辟峽谷,讓我自愧不如。
稀疏的竹子發出輕輕的聲響,
云房中燈影搖曳不定。
詩意和賞析:
《宿牛首寺》描繪了詩人在牛首寺過夜的情景。詩人描述了寧靜的山寺環境,寺院位于峰頂,萬種塵緣已經消散,給人一種蕭然淡泊的感覺。詩人與友人在這里相約,夜晚坐在冰冷的石根上,談論著人生的三世因果。詩中描繪了寺院的景色,蒼茫的野色和模糊的秋煙縈繞,給人一種幽靜而神秘的感覺。詩人觀察到周圍的景象,老鶴在桐井邊低語,支郎翻閱經書,松子落在古鼎上,白露從高空降落,濕云壓迫著幽靜的境地。詩人還望向遠方的崖壁,寒籬和狹小的村徑在其面前顯得微不足道。詩人與友人長時間地談論,明亮的月光照耀著他們的天地,給人一種寧靜和安詳的感覺。詩人自己汲取石泉的水,與僧人一起品嘗美味的茶,體現了一種與自然融合的生活態度。最后,詩人描繪了天風在林末吹拂,空曠的翠綠散開又重新整合,表達了一種自然與人的和諧共生。整首詩以寺院為背景,通過描寫寺院的環境和人物的活動,表達了詩人對寧靜、淡泊和自然的追求,展現了一種超脫塵俗的生活情趣。
“支郎翻經處”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ù niú shǒu sì
宿牛首寺
dào sì wàn yuán jué, xiāo rán sù fēng dǐng.
到寺萬緣絕,蕭然宿峰頂。
cāng cāng yě sè xīn, mò mò qiū yān míng.
蒼蒼野色新,漠漠秋煙暝。
xiāng qī huà sān shēng, yè zuò shí gēn lěng.
相期話三生,夜坐石根冷。
wēi liáng rù xū lán, lǎo hè yǔ tóng jǐng.
微涼入虛闌,老鶴語桐井。
zhī láng fān jīng chù, sōng zǐ luò gǔ dǐng.
支郎翻經處,松子落古鼎。
bái lù xià gāo kōng, shī yún yā yōu jìng.
白露下高空,濕云壓幽境。
wàng jí diān yá qián, hán lí miǎo cūn jìng.
望極顛厓前,寒籬眇村徑。
tán jiǔ míng yuè lái, zhào wǒ tiān dì jìng.
談久明月來,照我天地靜。
zì jí shí quán shuǐ, tóng sēng yuè jiā míng.
自汲石泉水,同僧瀹佳茗。
tiān fēng zài lín mò, kōng cuì sàn fù zhěng.
天風在林末,空翠散復整。
yī chéng yǎn wēi jī, kāi xī zì cán shěng.
一乘演微機,開谿自慚省。
shū zhú hé xiāo xiāo, yún fáng luàn dēng yǐng.
疏竹何蕭蕭,云房亂燈影。
“支郎翻經處”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