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得還舊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安得還舊山”全詩
有時清風來,自謂羲皇人。
天晴云歸盡,雨洗月色新。
公事常不閑,道書日生塵。
早年家王屋,五別青蘿春。
安得還舊山,東谿垂釣綸。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蘿舊齋》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蘿舊齋,
池上臥煩暑,不櫛復不巾。
有時清風來,自謂羲皇人。
天晴云歸盡,雨洗月色新。
公事常不閑,道書日生塵。
早年家王屋,五別青蘿春。
安得還舊山,東谿垂釣綸。
中文譯文:
南池夜宿,懷念王屋青蔓的舊齋,
池邊躺在壓倒煩瑣的夏天,不整理頭發,不系頭巾。
偶爾清風吹來,自稱是羲皇一般的人。
天晴云散盡,雨洗月色更加明亮。
公事常常不閑,傳道書籍生塵塵土。
早年居住在王屋,五次離別青蔥的春天。
如何能夠回到陳舊的山上,東谿垂釣漁線。
詩意:
這首詩是岑參在一次夜晚旅途中寫的。他在南池過夜的時候,回憶起了以前在家中王屋那青藤環繞的齋屋的美好時光。詩人像是一個尋常的人,沒有裝束整齊,卻能感受到自己和天地之間的聯系。他感嘆著時間的流轉,天空的晴朗,月色的明亮,卻也難以抽身于公務之中,生活在文字的塵埃之中。最后,他表達了對故鄉的思念和渴望,想要回到山中,享受一段寧靜的時光。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述了詩人的內心情感和對自然的感悟。詩人通過對自然環境的描寫,表達了自己對寧靜和放松的渴望,同時也反映了他對公務繁忙的生活的厭倦。詩中的描寫細膩而真實,用詞簡潔明了,給人以清新的感受。整首詩意境優美,樸實無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了詩人對自由自在生活的向往和憂思之情。詩人將個人的心境與自然景觀相結合,既展示了自然的美好,又表達了對家鄉的思念和回歸的渴望。通過這種純樸的寫作手法,詩人帶領讀者進入了一個寧靜、恬淡、思緒萬千的境界。
“安得還舊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chí yè sù, sī wáng wū qīng luó jiù zhāi
南池夜宿,思王屋青蘿舊齋
chí shàng wò fán shǔ, bù zhì fù bù jīn.
池上臥煩暑,不櫛復不巾。
yǒu shí qīng fēng lái, zì wèi xī huáng rén.
有時清風來,自謂羲皇人。
tiān qíng yún guī jǐn, yǔ xǐ yuè sè xīn.
天晴云歸盡,雨洗月色新。
gōng shì cháng bù xián, dào shū rì shēng chén.
公事常不閑,道書日生塵。
zǎo nián jiā wáng wū, wǔ bié qīng luó chūn.
早年家王屋,五別青蘿春。
ān dé hái jiù shān, dōng xī chuí diào lún.
安得還舊山,東谿垂釣綸。
“安得還舊山”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