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夫何事好長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征夫何事好長游”全詩
床外蛩鳴偏出夜,風前白苧不宜秋。
愁連天漢無鴻雁,夢到關山見戍樓。
芳草不青蓮子落,征夫何事好長游。
分類:
《古意》陳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古意》是一首明代陳鶴創作的詩詞。下面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千家砧杵亂城頭,
新月微明江水流。
床外蛩鳴偏出夜,
風前白苧不宜秋。
愁連天漢無鴻雁,
夢到關山見戍樓。
芳草不青蓮子落,
征夫何事好長游。
中文譯文:
城頭上千家的砧杵聲亂響,
新月微微地照亮江水流。
夜晚床外蛩鳴聲特別清脆,
秋天風前的白苧不應該出現。
憂愁連綿,天空中沒有鴻雁的身影,
夢中到達關山,看見戍樓的身影。
芳草不再青翠,蓮子已經落盡,
征夫為何事情要長時間漂泊游蕩。
詩意:
《古意》通過描繪景物和表達情感,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憂愁和思鄉之情。詩中所描繪的景象充滿了古舊的意境,城頭上砧杵聲亂響,新月微明照亮江水,蛩鳴聲在夜晚中格外清脆。詩人以此來襯托自己的思念之情,表達了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中還提到了戰亂和征戰,以及漂泊在外的征夫,詩人對這種漂泊的生活感到困惑和痛苦,希望能夠回到家鄉長時間的漫游。
賞析:
《古意》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詩人的內心情感,展現了明代社會動蕩和征戰的背景下人們的彷徨和思鄉之情。在描繪景物方面,詩人運用了生動的描寫手法,如砧杵聲的亂響、新月的微明、蛩鳴聲的清脆等,給人帶來了詩意的感覺。同時,詩中所蘊含的情感也很豐富,憂愁、思鄉、困惑等情感交織在一起,使詩詞更富有情感色彩。整首詩以愁思之情為主線,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個人情感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家鄉和平安生活的向往,以及對戰亂和漂泊生活的痛苦和困惑。這首詩詞在情感表達和意境塑造上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征夫何事好長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ǔ yì
古意
qiān jiā zhēn chǔ luàn chéng tóu, xīn yuè wēi míng jiāng shuǐ liú.
千家砧杵亂城頭,新月微明江水流。
chuáng wài qióng míng piān chū yè, fēng qián bái zhù bù yí qiū.
床外蛩鳴偏出夜,風前白苧不宜秋。
chóu lián tiān hàn wú hóng yàn, mèng dào guān shān jiàn shù lóu.
愁連天漢無鴻雁,夢到關山見戍樓。
fāng cǎo bù qīng lián zǐ luò, zhēng fū hé shì hǎo zhǎng yóu.
芳草不青蓮子落,征夫何事好長游。
“征夫何事好長游”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