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無時事累”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心無時事累”全詩
遠月長隨棹,殘潮自到門。
心無時事累,家有古風存。
已得川中樂,都忘河上言。
分類:
《過唐荊川太史隱居》陳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過唐荊川太史隱居》是明代陳鶴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惟君愛嘉遁,結屋向江村。
遠月長隨棹,殘潮自到門。
心無時事累,家有古風存。
已得川中樂,都忘河上言。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唐代太史隱居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贊美。詩中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感受,表達出遠離塵囂、過上寧靜自在的隱居生活的愿望。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和清新的意境展現了隱居生活的美好。首句“惟君愛嘉遁,結屋向江村”表達了主人公對隱居生活的熱愛,他在江村結起房屋,遠離塵囂與喧囂的城市生活。接著,“遠月長隨棹,殘潮自到門”通過描繪月色和潮起潮落的景象,凸顯了自然環境對隱士生活的烘托,也傳達了隱逸者與自然的和諧共生。
詩的下半部分“心無時事累,家有古風存。已得川中樂,都忘河上言”表達了隱士內心的寧靜和超然,他心中沒有時事的煩擾,家中保留著古老的風風韻韻,已經在川中獲得了樂趣,不再牽掛河上的塵世紛擾。這些描寫都表達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寧靜的追求。
整首詩詞以簡潔明快的語言傳遞出深沉的情感,表現了作者對隱居生活的向往和對自然、寧靜的追求。通過描繪隱居者與自然的和諧共生,抒發了對世俗煩擾的厭倦,以及對寧靜、自由的追求。這首詩詞展示了明代文人對隱居生活的向往與贊美,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心無時事累”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uò táng jīng chuān tài shǐ yǐn jū
過唐荊川太史隱居
wéi jūn ài jiā dùn, jié wū xiàng jiāng cūn.
惟君愛嘉遁,結屋向江村。
yuǎn yuè cháng suí zhào, cán cháo zì dào mén.
遠月長隨棹,殘潮自到門。
xīn wú shí shì lèi, jiā yǒu gǔ fēng cún.
心無時事累,家有古風存。
yǐ dé chuān zhōng lè, dōu wàng hé shàng yán.
已得川中樂,都忘河上言。
“心無時事累”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四支 (仄韻) 上聲四紙 (仄韻) 去聲四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