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遣客愁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難遣客愁無”全詩
病多雙鬢換,天遠一身孤。
晚飯到吳市,秋吟向野蕪。
扁舟今夜月,難遣客愁無。
分類:
《送周雨山還金陵》陳鶴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送周雨山還金陵》
朝代:明代
作者:陳鶴
戚戚在歧路,
煢煢歸鄴都。
病多雙鬢換,
天遠一身孤。
晚飯到吳市,
秋吟向野蕪。
扁舟今夜月,
難遣客愁無。
詩詞的中文譯文:
憂愁地行走在交叉的道路上,
孑然歸于鄴都。
疾病使我的雙鬢換白,
天涯漂泊使我孤獨一人。
晚飯后來到吳市,
秋天的吟唱傳向荒野。
如今在小舟上,今夜的月光,
難以消解我作為客人的憂愁。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是明代詩人陳鶴創作的一首送別之作。詩人描述了一個在遠離家鄉的旅人的孤獨和憂愁之情。
詩的開篇,“戚戚在歧路,煢煢歸鄴都”,表達了詩人在陌生的道路上徘徊猶豫的心情,他獨自一人回到鄴都,感到孤獨無助。接著,“病多雙鬢換,天遠一身孤”,描繪了詩人因疾病而雙鬢已經白發皓然,離天涯越遠,他的孤獨感愈發深刻。
下半部分,“晚飯到吳市,秋吟向野蕪”,詩人停留在吳市,晚飯后,獨自在秋野吟詠。詩人以孤寂的心情抒發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最后兩句“扁舟今夜月,難遣客愁無”,詩人乘坐小舟,仰望今夜的月亮,卻無法擺脫作為客人的憂愁。
整首詩詞通過抒發旅人的孤獨和憂愁之情,表達了對故鄉和親人的思念之情。詩人通過描述自身的境遇,借以抒發對離散、離鄉背井者的同情和體恤,展現了明代社會動蕩時期人們的離散和流離失所的境況。詩中運用了自然景物的描寫,如月亮、秋天的荒野,增加了詩意的深度和情感的表達,給人以沉思和思緒的空間。
“難遣客愁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ōu yǔ shān hái jīn líng
送周雨山還金陵
qī qī zài qí lù, qióng qióng guī yè dōu.
戚戚在歧路,煢煢歸鄴都。
bìng duō shuāng bìn huàn, tiān yuǎn yī shēn gū.
病多雙鬢換,天遠一身孤。
wǎn fàn dào wú shì, qiū yín xiàng yě wú.
晚飯到吳市,秋吟向野蕪。
piān zhōu jīn yè yuè, nán qiǎn kè chóu wú.
扁舟今夜月,難遣客愁無。
“難遣客愁無”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