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嵐翠霏霏濕澗蘿”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嵐翠霏霏濕澗蘿”全詩
莫教杜宇催春去,花落東風已自多。
分類:
《偶成(三首)》陳繼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這首詩詞是明代作家陳繼創作的《偶成(三首)》,下面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嵐翠霏霏濕澗蘿,
青山應喜我來過。
莫教杜宇催春去,
花落東風已自多。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表達了詩人的感慨和思考。詩中詩人描述了霧氣蒙蒙、青翠的山谷,表明他曾到過這里。他希望青山能夠歡迎他的到來。詩人警告杜宇不要催促春天離去,因為花朵已經在東風中紛紛凋謝。
賞析:
這首詩詞以簡潔的語言展示了詩人對自然的感受和對時光流轉的思考。整首詩字數不多,但通過描繪景色和抒發情感,傳達了深刻的意境。
首先,詩人以形容詞"嵐翠霏霏"描繪了山谷中彌漫的霧氣和青翠的景色,給人以朦朧、幽靜的感覺。這種景色使得詩人有一種親近大自然的感受,他認為青山應該高興自己來過這里,表明自己對這個地方的喜愛和贊美。
接下來,詩人用"莫教"這句話警告杜宇,不要催促春天離去。這里的杜宇可以被理解為春天的象征,詩人不希望春天過得太快,因為他深知花朵的開放和凋謝都是自然規律。他感嘆花落已經如此頻繁,暗示著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短暫。
整首詩詞通過自然景色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對時光流逝的思考。詩人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將自然景色與人生的變遷相聯系,傳達出對生命短暫性的感慨。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詩人與自然的親近,同時也引發對生命的思考和珍惜。
“嵐翠霏霏濕澗蘿”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ǒu chéng sān shǒu
偶成(三首)
lán cuì fēi fēi shī jiàn luó, qīng shān yīng xǐ wǒ lái guò.
嵐翠霏霏濕澗蘿,青山應喜我來過。
mò jiào dù yǔ cuī chūn qù, huā luò dōng fēng yǐ zì duō.
莫教杜宇催春去,花落東風已自多。
“嵐翠霏霏濕澗蘿”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