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上夜歸曾秉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湖上夜歸曾秉燭”全詩
山頭草樹不荒涼,知是先生此埋玉。
念初茅廬結構完,長吏頻顧驚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歸曾秉燭。
先生自樂味道腴,此懷何嘗忘不足。
惟當吟詠苦嚘咿,役擾心兵削肌肉。
詩成又復恐驚世,輒毀不使相謄錄。
誰知造化難盡藏,千古騷壇傳妙曲。
亦有遺墨落人間,留在剡藤并楚竹。
見其瘦硬想其人,似對靈均餐落菊。
分類:
《題林君復二帖用坡韻》陳頎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林君復二帖用坡韻》是明代陳頎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我昔孤山訪遺躅,
春暖西湖泛晴淥。
山頭草樹不荒涼,
知是先生此埋玉。
我曾經獨自上山,尋找前人的足跡,
春天溫暖時,在西湖漾起漣漪。
山頂上的草木不再荒涼,
我知道這是先生埋藏的寶玉。
念初茅廬結構完,
長吏頻顧驚流俗。
就中薛李最忘形,
湖上夜歸曾秉燭。
我懷念起最初的茅草茅屋,結構已經完善,
官員們頻繁光顧,驚動了平凡的世俗。
其中薛李最為放縱,
曾經在湖上歸來時,手持蠟燭。
先生自樂味道腴,
此懷何嘗忘不足。
惟當吟詠苦嚘咿,
役擾心兵削肌肉。
先生自得其中的滋味肥美,
這份思念何時不足呢?
只是在吟詠之時,有時感到苦澀,
事務和紛擾削弱了內心和身體。
詩成又復恐驚世,
輒毀不使相謄錄。
誰知造化難盡藏,
千古騷壇傳妙曲。
詩詞完成后,又擔心會引起軒然大波,
所以毀棄了,不讓人們抄錄。
誰能知道,造化難以盡情展示,
千古以來,文人墨客傳承了許多美妙的作品。
亦有遺墨落人間,
留在剡藤并楚竹。
見其瘦硬想其人,
似對靈均餐落菊。
還有一些墨跡留在人間,
停留在剡藤和楚竹之間。
看到這些瘦硬的筆跡,我想起了那個人,
仿佛他正在與靈均共進著一頓落菊之宴。
這首詩詞以記敘的方式表達了陳頎對先賢遺跡的懷念之情,以及對自身創作的掙扎和矛盾心境的描繪。他感嘆世俗之擾、名利之累對于詩人的困擾,同時也暗示了藝術創作的孤獨和不易。通過對先賢文化的敬仰和自身創作的思考,陳頎傳達了對于文化傳承和創作艱辛的深切思索,展示了文人的情懷和藝術追求。
“湖上夜歸曾秉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lín jūn fù èr tiē yòng pō yùn
題林君復二帖用坡韻
wǒ xī gū shān fǎng yí zhú, chūn nuǎn xī hú fàn qíng lù.
我昔孤山訪遺躅,春暖西湖泛晴淥。
shān tóu cǎo shù bù huāng liáng, zhī shì xiān shēng cǐ mái yù.
山頭草樹不荒涼,知是先生此埋玉。
niàn chū máo lú jié gòu wán, zhǎng lì pín gù jīng liú sú.
念初茅廬結構完,長吏頻顧驚流俗。
jiù zhōng xuē lǐ zuì wàng xíng, hú shàng yè guī céng bǐng zhú.
就中薛李最忘形,湖上夜歸曾秉燭。
xiān shēng zì lè wèi dào yú, cǐ huái hé cháng wàng bù zú.
先生自樂味道腴,此懷何嘗忘不足。
wéi dāng yín yǒng kǔ yōu yī, yì rǎo xīn bīng xuē jī ròu.
惟當吟詠苦嚘咿,役擾心兵削肌肉。
shī chéng yòu fù kǒng jīng shì, zhé huǐ bù shǐ xiāng téng lù.
詩成又復恐驚世,輒毀不使相謄錄。
shéi zhī zào huà nán jǐn cáng, qiān gǔ sāo tán chuán miào qū.
誰知造化難盡藏,千古騷壇傳妙曲。
yì yǒu yí mò luò rén jiān, liú zài shàn téng bìng chǔ zhú.
亦有遺墨落人間,留在剡藤并楚竹。
jiàn qí shòu yìng xiǎng qí rén, shì duì líng jūn cān luò jú.
見其瘦硬想其人,似對靈均餐落菊。
“湖上夜歸曾秉燭”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