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我高槐陰”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鳴我高槐陰”全詩
流水欲入屋,好風自開襟。
床頭一束書,壁上三尺琴。
琴以散哀樂,書以通古今。
所幸車馬稀,非邀里人欽。
虛名如北斗,有酒不能斟。
縱洗爰居耳,寧知鐘鼓音。
陶潛初解組,蘇軾未投簪。
莫改麋鹿性,常懷煙嶂深。
分類:
《和淵明新蟬詩》楚石梵琦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淵明新蟬詩》是明代楚石梵琦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新蟬何處來,鳴我高槐陰。
流水欲入屋,好風自開襟。
床頭一束書,壁上三尺琴。
琴以散哀樂,書以通古今。
所幸車馬稀,非邀里人欽。
虛名如北斗,有酒不能斟。
縱洗爰居耳,寧知鐘鼓音。
陶潛初解組,蘇軾未投簪。
莫改麋鹿性,常懷煙嶂深。
譯文:
新蟬從何處來,鳴叫在我高大的槐樹蔭下。
流水欲進入屋內,涼風自然地拂開我的衣襟。
床頭放著一束書,壁上掛著三尺長的古琴。
琴聲傳達悲歡樂事,書中蘊含古今通達之學。
慶幸的是車馬很少,我并不邀請人們的贊嘆。
虛名如同北斗星,雖然有酒卻無人斟酌。
縱然洗盡鉛華,我仍然居住在這里,無從知曉鐘鼓的聲音。
陶淵明初次解開束縛,蘇軾還未投身官場。
不要改變像麋鹿一樣的本性,時常懷念山間深處的幽靜。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作者楚石梵琦的感受和思考展現了一種自在、淡泊的生活態度。詩中作者描述了自然環境中的一些景物和自己的生活狀態,表達了對寧靜和簡樸生活的追求。
首先,詩中提到了新蟬的鳴叫,高大的槐樹下的涼爽蔭庇,流水欲進入屋內等自然景物,展現了自然的美妙和寧靜。作者通過描繪這些景物,將讀者帶入到一個寧靜的環境中。
其次,詩中以床頭的書和壁上的琴為象征,表達了作者對學問和藝術的熱愛。琴以散哀樂,書以通古今,表明音樂和書籍可以帶來喜悅和啟迪,傳遞著豐富的情感和思想。
然后,作者表達了對繁華世界的淡泊態度。詩中提到車馬稀少,不邀里人欽賞,虛名如同北斗星,有酒卻無人斟酌等句子,表達了作者對名利的淡漠態度。作者倡導遠離塵囂,追求內心的寧靜和自由。
最后,詩中提到了陶淵明和蘇軾這兩位歷史上著名的文人。陶淵明是東晉時期的隱士,他在山林間過著簡樸的生活,追求自由自在的人生;而蘇軾是北宋時期的文學家,他在塵世間擔任官職,但仍懷念山林幽靜的生活。通過提及這兩位文人,作者表達了對自由、淡泊的向往,鼓勵人們在繁忙的塵世中保持本真和追求內心的寧靜。
總的來說,這首詩詞《和淵明新蟬詩》通過描繪自然景物、表達對學問和藝術的熱愛以及對名利的淡泊態度,呈現了一種追求自在、遠離塵囂的生活理念。它鼓勵人們保持本真的本性,懷念山間深處的寧靜,追求內心的平和與自由。這首詩詞傳遞了一種淡泊寧靜、追求心靈自由的美學情懷,給人以啟迪和思考。
“鳴我高槐陰”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yuān míng xīn chán shī
和淵明新蟬詩
xīn chán hé chǔ lái, míng wǒ gāo huái yīn.
新蟬何處來,鳴我高槐陰。
liú shuǐ yù rù wū, hǎo fēng zì kāi jīn.
流水欲入屋,好風自開襟。
chuáng tóu yī shù shū, bì shàng sān chǐ qín.
床頭一束書,壁上三尺琴。
qín yǐ sàn āi yuè, shū yǐ tōng gǔ jīn.
琴以散哀樂,書以通古今。
suǒ xìng chē mǎ xī, fēi yāo lǐ rén qīn.
所幸車馬稀,非邀里人欽。
xū míng rú běi dǒu, yǒu jiǔ bù néng zhēn.
虛名如北斗,有酒不能斟。
zòng xǐ yuán jū ěr, níng zhī zhōng gǔ yīn.
縱洗爰居耳,寧知鐘鼓音。
táo qián chū jiě zǔ, sū shì wèi tóu zān.
陶潛初解組,蘇軾未投簪。
mò gǎi mí lù xìng, cháng huái yān zhàng shēn.
莫改麋鹿性,常懷煙嶂深。
“鳴我高槐陰”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二侵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