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登西樓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試登西樓望”全詩
關門一小吏,終日對石壁。
橋跨千仞危,路盤兩崖窄。
試登西樓望,一望頭欲白。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題鐵門關樓》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鐵關天西涯,
極目少行客。
關門一小吏,
終日對石壁。
橋跨千仞危,
路盤兩崖窄。
試登西樓望,
一望頭欲白。
中文譯文:
這座鐵關在天涯西方,
只看見很少的行人。
關門的小吏,
整天對著石壁。
橋橫跨千丈的峭壁之上,
路徑蜿蜒在兩崖之間。
試著登上西樓眺望,
一覽無際的景色使人感到天將亮。
詩意和賞析:
《題鐵門關樓》描繪了一幅閉塞而邊遠的山水景象。鐵關位于天涯西方,少有人經過,只有一個小吏守衛,整天對著石壁。橋橫跨在險峻的絕壁上,路非常狹窄。詩人試著登上西樓眺望,發現一望無際的景色讓人感到天將亮。
這首詩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幅山水景色,并通過形容詞和動詞的運用,塑造了山崖險峻、路途艱難的畫面。詩人通過寫景,表達了對于邊遠地區的孤寂和荒涼的感觸。盡管詩人身處于偏遠之地,但他依然能夠通過登樓遠望,感受到遼闊的世界,這展示了他超然的思想境界。整首詩寫景清晰,表達了作者對邊塞景色的沉思和遠望,給人以寂寥和豁達之感。
“試登西樓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tiě mén guān lóu
題鐵門關樓
tiě guān tiān xī yá, jí mù shǎo xíng kè.
鐵關天西涯,極目少行客。
guān mén yī xiǎo lì, zhōng rì duì shí bì.
關門一小吏,終日對石壁。
qiáo kuà qiān rèn wēi, lù pán liǎng yá zhǎi.
橋跨千仞危,路盤兩崖窄。
shì dēng xī lóu wàng, yī wàng tóu yù bái.
試登西樓望,一望頭欲白。
“試登西樓望”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仄韻) 上聲十七筱 (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