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綠亭中杳不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延綠亭中杳不聞”全詩
日轉長林移樹影,雨余芳徑長苔紋。
閑吟自策青藜杖,高臥誰書白練裙。
寡過末能身易老,此生惟恐負斯文。
分類:
《春日閑居述懷》杜瓊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閑居述懷》是明代詩人杜瓊的作品。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春日閑居述懷
紅塵道上馬紛紛,
延綠亭中杳不聞。
日轉長林移樹影,
雨余芳徑長苔紋。
閑吟自策青藜杖,
高臥誰書白練裙。
寡過末能身易老,
此生惟恐負斯文。
詩詞的中文譯文:
春天的閑居抒發心懷
紛紛馬車在塵世道路上匆匆而過,
在綠亭延伸的地方卻聽不到聲音。
太陽的轉動使長林中的樹影移動,
雨水過后,芳草小徑上長滿了苔紋。
我自在閑暇之中吟詠,手執青藜杖,
高臥在床上,不知誰的書籍,誰的白練裙。
我過著簡樸的生活,雖然不能避免衰老,
但我擔心這一生會辜負了這文人的身份。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在春天的閑居中,對紛繁世俗的景象和自身境遇的思考和抒發。詩人以紅塵道上馬匆匆而過、亭中靜謐無聲作為開篇,通過對比表現了作者遠離紛擾,追求寧靜自在的心境。接著,詩人以日轉長林、雨余芳徑等景物描繪了自然景色的變幻流轉,暗示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無常。
在這樣的環境中,作者自得其樂,手持青藜杖,吟詠自娛。高臥在床上時,看到書籍和白練裙,但具體是誰的并沒有交代,這種籠統的表述增添了一種神秘感和遐想的空間。這也表達了詩人追求精神自由和內心世界的重要性,將書籍和白練裙作為象征,暗示了對文人情懷和雅致生活的向往。
最后兩句表達了詩人的心境和憂慮。詩人自稱寡過末,即自認為生活儉樸,但他也意識到自己無法逃避衰老的命運。然而,他更擔心的是自己這一生是否能夠不辜負文人的身份和追求。
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思考和情感,展現了對紛繁紅塵的抽離和對精神世界的追求。同時,詩人的憂慮也體現了對文人身份和價值的珍視,對于自身生活的虛度和遺憾的反思。整首詩意蘊含深遠,飽含著詩人對寧靜自在、追求精神境界和文人身份的思索和追求。
“延綠亭中杳不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xián jū shù huái
春日閑居述懷
hóng chén dào shàng mǎ fēn fēn, yán lǜ tíng zhōng yǎo bù wén.
紅塵道上馬紛紛,延綠亭中杳不聞。
rì zhuǎn cháng lín yí shù yǐng, yǔ yú fāng jìng zhǎng tái wén.
日轉長林移樹影,雨余芳徑長苔紋。
xián yín zì cè qīng lí zhàng, gāo wò shuí shū bái liàn qún.
閑吟自策青藜杖,高臥誰書白練裙。
guǎ guò mò néng shēn yì lǎo, cǐ shēng wéi kǒng fù sī wén.
寡過末能身易老,此生惟恐負斯文。
“延綠亭中杳不聞”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二文 (仄韻) 去聲十三問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