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涼歸路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晚涼歸路幽”全詩
鼓鐘煙際寺,燈火水邊樓。
藜杖苔痕濕,荷衣月影浮。
禪翁歌《白雪》,薄夕愧難酬。
分類:
《閶門晚歸和韻》法智 翻譯、賞析和詩意
《閶門晚歸和韻》是一首明代的詩詞,作者是法智。下面是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郭外罷持缽,晚涼歸路幽。
鼓鐘煙際寺,燈火水邊樓。
藜杖苔痕濕,荷衣月影浮。
禪翁歌《白雪》,薄夕愧難酬。
詩意:
這首詩以晚歸的場景為背景,描繪了一個禪宗僧人從外面的城郭歸寺的情景。詩中通過描寫寺廟的鼓鐘聲、煙霧彌漫的景象,以及水邊樓閣上的燈火,展示了夜晚的寧靜和禪修的氛圍。詩人走在歸途中,他的藜杖上沾滿了潮濕的苔痕,他穿著荷衣,在月光下顯得若隱若現。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聽到禪宗老僧唱《白雪》時的感慨,他感到自己的修行之路還很淺薄,對禪宗的領悟還不夠深刻,因此愧對禪宗老僧的指導和教誨。
賞析:
《閶門晚歸和韻》以簡潔的語言描繪了一個禪宗僧人的歸途情景,通過對寺廟、夜晚和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禪修的寧靜和美好。詩人運用了一些意象和象征手法,如鼓鐘煙際寺、燈火水邊樓、藜杖苔痕濕、荷衣月影浮等,使整首詩充滿了禪宗的意境和禪修者對自然的敏感。最后兩句詩表達了詩人對自身修行的思考和感慨,他雖然已經從外面的喧囂歸回寺廟,但他深知自己的修行之路還很長,還有很多需要領悟和學習的地方,因此愧對禪宗老僧的教誨。
整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意境的描寫,展示了禪修者的歸途和內心的思考,同時也表達了對禪宗修行道路的敬畏和虔誠。這首詩詞在形式上也符合明代詩詞的特點,以七絕的形式呈現,每句四個字,格律工整。整體上,這首詩詞通過景物描寫和內心感悟的結合,傳達了禪修者的情感和修行的追求,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和思想內涵。
“晚涼歸路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āng mén wǎn guī hé yùn
閶門晚歸和韻
guō wài bà chí bō, wǎn liáng guī lù yōu.
郭外罷持缽,晚涼歸路幽。
gǔ zhōng yān jì sì, dēng huǒ shuǐ biān lóu.
鼓鐘煙際寺,燈火水邊樓。
lí zhàng tái hén shī, hé yī yuè yǐng fú.
藜杖苔痕濕,荷衣月影浮。
chán wēng gē bái xuě, báo xī kuì nán chóu.
禪翁歌《白雪》,薄夕愧難酬。
“晚涼歸路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