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門金鎖平旦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門金鎖平旦開”全詩
青門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幾人別。
東出青門路不窮,驛樓官樹灞陵東。
花撲征衣看似繡,云隨去馬色疑驄。
胡姬酒壚日未午,絲繩玉缸酒如乳。
灞頭落花沒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黃鸝翅濕飛轉低,關東尺書醉懶題。
須臾望君不可見,揚鞭飛鞚疾如箭。
借問使乎何時來,莫作東飛伯勞西飛燕。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是岑參創作的一首詩,描述了作者送別東臺張判官的情景。
青門金鎖平旦開,城頭日出使車回。
青門柳枝正堪折,路傍一日幾人別。
黎明時分,青門金鎖打開,使者車輛從城頭返回。
青門柳枝正好準備采摘,路邊別離的人絡繹不絕。
東出青門路不窮,驛樓官樹灞陵東。
花撲征衣看似繡,云隨去馬色疑驄。
向東出發,青門的路沒有終點,驛樓旁邊有一棵官養的樹在灞陵東邊。
鮮花撲打在使者衣上,看起來像是繡花一樣,行駛的馬背上,云狀的氣息使它們被誤認為是良駒。
胡姬酒壚日未午,絲繩玉缸酒如乳。
灞頭落花沒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胡姬在驛站倒酒直到中午,酒像乳汁一樣流淌入玉罐中。
灞陵頭上的花朵被馬蹄踩得四散飛揚,昨夜微雨使花瓣轉化為泥土。
黃鸝翅濕飛轉低,關東尺書醉懶題。
須臾望君不可見,揚鞭飛鞚疾如箭。
濕漉漉的黃鸝在空中低飛,顯示它疲憊不堪。
在關東,寫滿尺草書的書信,趴在酒樓上,顯得懶散和醉酒。
轉瞬間,望著你卻再也無法看到你,揚起馬鞭,快馬如箭一樣疾馳而去。
借問使乎何時來,莫作東飛伯勞西飛燕。
我借問一下你何時歸來,不要像東方的伯勞和西方的燕子一樣飛走了。
整首詩以送別東臺張判官為主題,通過描繪細膩的自然景物和情感來表達離別之痛和思念之情。詩中運用了生動的形象和對比手法,突出了時間的流逝和人世之間的情感起伏。整首詩抒發了詩人對友人的懷念之情,表達出別離的傷感和對友人平安歸來的期望。
“青門金鎖平旦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īng mén gē, sòng dōng tái zhāng pàn guān
青門歌,送東臺張判官
qīng mén jīn suǒ píng dàn kāi, chéng tóu rì chū shǐ chē huí.
青門金鎖平旦開,城頭日出使車回。
qīng mén liǔ zhī zhèng kān zhé,
青門柳枝正堪折,
lù bàng yī rì jǐ rén bié.
路傍一日幾人別。
dōng chū qīng mén lù bù qióng, yì lóu guān shù bà líng dōng.
東出青門路不窮,驛樓官樹灞陵東。
huā pū zhēng yī kàn sì xiù, yún suí qù mǎ sè yí cōng.
花撲征衣看似繡,云隨去馬色疑驄。
hú jī jiǔ lú rì wèi wǔ,
胡姬酒壚日未午,
sī shéng yù gāng jiǔ rú rǔ.
絲繩玉缸酒如乳。
bà tóu luò huā méi mǎ tí, zuó yè wēi yǔ huā chéng ní.
灞頭落花沒馬蹄,昨夜微雨花成泥。
huáng lí chì shī fēi zhuàn dī, guān dōng chǐ shū zuì lǎn tí.
黃鸝翅濕飛轉低,關東尺書醉懶題。
xū yú wàng jūn bù kě jiàn,
須臾望君不可見,
yáng biān fēi kòng jí rú jiàn.
揚鞭飛鞚疾如箭。
jiè wèn shǐ hū hé shí lái, mò zuò dōng fēi bó láo xī fēi yàn.
借問使乎何時來,莫作東飛伯勞西飛燕。
“青門金鎖平旦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