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洞風初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入洞風初定”全詩
斷巖流水轉,低樹濕云行。
林缺呈江練,泉香長石英。
誰憐去國者,猶聽暮猿聲。
分類:
《同陳明水鼓山詩》傅汝舟 翻譯、賞析和詩意
《同陳明水鼓山詩》是明代傅汝舟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風定入洞,橋上的陽光已經有一半透明。
斷巖上的流水轉彎,低矮的樹木被濕云環繞著。
林中有光禿禿的江練植物,泉水散發著芳香,長滿石英。
誰會憐惜離開國家的人,只有聽到傍晚猿猴的聲音。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與陳明水共同游覽鼓山的情景。詩中通過自然景物的描繪,表達了對離鄉背井的人的懷念之情,以及對自然美景的贊美和思考。
賞析:
這首詩詞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描寫洞穴、橋梁、巖石、流水、樹木、云霧、江練、泉水等元素,創造出一幅生動的山水畫面。詩人以簡潔而準確的語言,描繪了入洞時風的靜定、橋上陽光的明亮、斷巖上流水的轉動、低樹下云霧的飄行等細節,使讀者仿佛親臨其境,感受到了山水的美妙之處。
詩人通過描述林中光禿禿的江練植物、散發芳香的泉水和長滿石英的景象,突出了自然界的生機和美好。這些景物與作者對離鄉背井之人的懷念相呼應,表達出對故鄉的思念之情。
最后兩句“誰憐去國者,猶聽暮猿聲”,表達了對離鄉背井之人的同情和憐憫之情。這里的“暮猿聲”象征著孤獨和無助,詩人通過描繪自然界的聲音,進一步強化了對離鄉背井之人的關切和思念。
整首詩以自然景物為背景,通過對細節的刻畫和意象的運用,將作者的情感與大自然相融合,展現了傅汝舟細膩的情感表達和對離鄉背井者的同情之情,同時也展示了中國古代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和贊美之情。
“入洞風初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óng chén míng shuǐ gǔ shān shī
同陳明水鼓山詩
rù dòng fēng chū dìng, chéng qiáo rì bàn míng.
入洞風初定,乘橋日半明。
duàn yán liú shuǐ zhuǎn, dī shù shī yún xíng.
斷巖流水轉,低樹濕云行。
lín quē chéng jiāng liàn, quán xiāng cháng shí yīng.
林缺呈江練,泉香長石英。
shuí lián qù guó zhě, yóu tīng mù yuán shēng.
誰憐去國者,猶聽暮猿聲。
“入洞風初定”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五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