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陰陽成寇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陰陽成寇兵”全詩
學稼力云疲,斧藻竟何成。
厭抑居人世,悲哉日月征。
大丙既非我,陰陽成寇兵。
春華感過目,振耀仰貞明。
思假垂天鵬,高峰遺此生。
虎鹿不同游,寒蟲豈疑冰。
物性有固然,抑之誰為更。
分類:
《述游》傅汝舟 翻譯、賞析和詩意
《述游》是明代傅汝舟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它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譯文:
規步無捷徑,匏系豈達情。
學稼力云疲,斧藻竟何成。
厭抑居人世,悲哉日月征。
大丙既非我,陰陽成寇兵。
春華感過目,振耀仰貞明。
思假垂天鵬,高峰遺此生。
虎鹿不同游,寒蟲豈疑冰。
物性有固然,抑之誰為更。
詩意: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作者的游歷和感慨,表達了對人生和世界的深思。詩中融入了自然景物、哲學思考和對社會現實的觸動,通過抒發個人情感和思考人生意義,展現了傅汝舟的詩性和思想境界。
賞析:
詩的開篇寫道“規步無捷徑,匏系豈達情”,表達了作者對規范和約束的思考。他認為人生的道路并非一帆風順,不能依賴簡單的捷徑來實現心愿。接下來的幾句“學稼力云疲,斧藻竟何成”,暗喻著人們努力學習和工作的辛勞,卻不一定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和抱負。
詩中出現的“厭抑居人世,悲哉日月征”,表達了作者對世俗生活的厭倦和對光陰流逝的悲嘆。他感嘆自己無法擺脫現實的束縛,對日月輪回的無情感到悲傷。
隨后的幾句“大丙既非我,陰陽成寇兵”,引申出對命運和天命的思考。作者認為個人的命運受到天時地利的制約,而陰陽、日月等自然元素也成為了無情的侵襲者。
詩的后半部分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感慨和對高尚品質的推崇。“春華感過目,振耀仰貞明”,表達了作者對春天的美景以及仰望貞明之人的景仰之情。
隨后的幾句“思假垂天鵬,高峰遺此生”,表達了對追求卓越和永恒的思考。作者希望自己的思想與天鵬一樣高遠,超越塵世的平庸,留下一份不朽的痕跡。
最后兩句“虎鹿不同游,寒蟲豈疑冰。物性有固然,抑之誰為更”,表達了作者對萬物本性的理解。作者認為不同的生命有各自的軌跡和追求,并希望人們不要抑制事物的本性,而要順應自然,追求真實的自我。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個人命運、社會現實和自然界的思考,表達了對人生意義和追求的思索。傅汝舟以獨特的表達方式和深邃的思想內涵,展示了他作為明代文人的詩性和智慧。
“陰陽成寇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ù yóu
述游
guī bù wú jié jìng, páo xì qǐ dá qíng.
規步無捷徑,匏系豈達情。
xué jià lì yún pí, fǔ zǎo jìng hé chéng.
學稼力云疲,斧藻竟何成。
yàn yì jū rén shì, bēi zāi rì yuè zhēng.
厭抑居人世,悲哉日月征。
dà bǐng jì fēi wǒ, yīn yáng chéng kòu bīng.
大丙既非我,陰陽成寇兵。
chūn huá gǎn guò mù, zhèn yào yǎng zhēn míng.
春華感過目,振耀仰貞明。
sī jiǎ chuí tiān péng, gāo fēng yí cǐ shēng.
思假垂天鵬,高峰遺此生。
hǔ lù bù tóng yóu, hán chóng qǐ yí bīng.
虎鹿不同游,寒蟲豈疑冰。
wù xìng yǒu gù rán, yì zhī shuí wèi gèng.
物性有固然,抑之誰為更。
“陰陽成寇兵”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