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公不出山”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公不出山”全詩
胡為遇陶陸,過溪開笑顏。
匡廬高九疊,峻絕不可攀。
畫圖寫遺像,清風滿塵寰。
分類:
《三笑圖》古春蘭公 翻譯、賞析和詩意
《三笑圖》是明代古春蘭公創作的一首詩詞。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場景,天子前來臨幸鳳凰山,但遠山的隱士并不出山迎接。然而,當天子經過一條溪流時,隱士突然現身,面帶笑容,迎接天子。在詩中,作者描繪了匡廬山的高聳和險峻,表達了山中隱士的高潔和超凡脫俗之處。同時,詩人還將隱士畫成圖像,隨清風傳遍天地間。
詩詞的中文譯文如下:
天子臨臨陽,
遠公不出山。
胡為遇陶陸,
過溪開笑顏。
匡廬高九疊,
峻絕不可攀。
畫圖寫遺像,
清風滿塵寰。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山水畫,將天子臨幸鳳凰山的場景刻畫得生動而美麗。詩中的遠山隱士雖然未親自出山迎接天子,但當天子經過溪流時,隱士突然現身,并帶著笑容迎接天子。詩人通過描繪匡廬山的高聳峻峭,表達了隱士高潔超凡的品質和與塵世不同的境界。最后,詩人將隱士畫成圖像,隨著清風傳遍整個世界。
賞析:
《三笑圖》以山水畫的形式展現了明代社會中的一種理想境界。詩中的鳳凰山象征著高遠、神圣和純潔,而山中的隱士則代表了超然的境界和追求道德和精神境界的理想人物。詩人通過描繪山勢高聳峻峭,表達了隱士的高尚品質和與塵世不同的生活狀態。隱士不為世俗所動,不求名利,守護自己的清凈內心,成為了天子巡游中的一道亮麗風景。
此詩以簡潔明快的筆調寫就,語言簡練,形象生動,展示了明代文人對于隱逸生活的向往和對高尚品質的推崇。這首詩詞通過山水畫的形象描繪,以及對隱士高潔境界的贊美,表達了作者對于超凡脫俗、追求內心自由與寧靜的向往和追求。同時,通過將隱士畫成圖像,詩人將其境界與清風一同傳遍天地,意味著高尚品質的影響力能夠超越時空的限制,觸動人心。
“遠公不出山”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ān xiào tú
三笑圖
tiān zǐ lín xún yáng, yuǎn gōng bù chū shān.
天子臨潯陽,遠公不出山。
hú wéi yù táo lù, guò xī kāi xiào yán.
胡為遇陶陸,過溪開笑顏。
kuāng lú gāo jiǔ dié, jùn jué bù kě pān.
匡廬高九疊,峻絕不可攀。
huà tú xiě yí xiàng, qīng fēng mǎn chén huán.
畫圖寫遺像,清風滿塵寰。
“遠公不出山”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