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謙讓流英名”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漢文謙讓流英名”全詩
河南檄報人貪子,更聞飛蝗滿江浙。
千古高人魯兩生,漢文謙讓流英名。
精衛年年負木石,海中波浪何時平。
¤
分類:
《雷雪行二首》顧夢圭 翻譯、賞析和詩意
《雷雪行二首》是明代顧夢圭的作品,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昨夜雷轟今日雪,
安德門前西山裂。
河南檄報人貪子,
更聞飛蝗滿江浙。
千古高人魯兩生,
漢文謙讓流英名。
精衛年年負木石,
海中波浪何時平。
中文譯文:
昨晚雷聲隆隆,今日大雪紛飛,
在安德門前,西山出現裂縫。
河南的公文告示揭露了人們的貪婪,
還聽說飛蝗成災,充滿了江浙地區。
千古以來有許多高尚的人,像魯迅和兩位生,留下了謙讓的名聲。
漢文化的精神一直流傳著,他們的名字也在歷史中閃耀。
精衛鳥每年都背著木石,海浪何時才會平靜呢?
詩意和賞析:
顧夢圭的《雷雪行二首》通過描繪雷雨和大雪的景象,抒發了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命運的感慨。
詩的第一首以昨夜雷雨和今日大雪為開篇,形象地表達了天象的變幻和不可預測性。西山裂縫的描繪,則是暗示了社會動蕩和變革的跡象。
第二首以河南的檄文和飛蝗之災為背景,揭示了社會上的貪婪和災難帶來的困境。作者借此表達了對社會風氣的憂慮和對人性的思考。
接下來,詩中提到了魯迅和“兩生”,這里指的是兩位名叫生的儒學家生祥和生擢。他們代表了千古以來崇尚謙讓、充滿智慧和品德的高尚人物。通過提及他們,詩中呼應了儒家傳統價值觀,強調了謙讓和順應時代潮流的重要性。
最后兩句以精衛鳥和海浪的意象,表達了對命運的思考。精衛鳥每年背著木石,象征著無盡的努力和不斷追求的精神。海中波浪的平靜則代表了困境的解脫和人生的安寧,而作者提問“何時平”,則是表達了對未來的期待和對困境的希冀。
整首詩以天象和自然景象為隱喻,通過對社會現象和人生命運的描繪,呈現了作者對社會和人性的深刻思考。同時,通過引用歷史人物和自然意象,詩中體現了儒家的價值觀和對美好未來的追求。
“漢文謙讓流英名”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léi xuě xíng èr shǒu
雷雪行二首
zuó yè léi hōng jīn rì xuě, ān dé mén qián xī shān liè.
昨夜雷轟今日雪,安德門前西山裂。
hé nán xí bào rén tān zi, gèng wén fēi huáng mǎn jiāng zhè.
河南檄報人貪子,更聞飛蝗滿江浙。
qiān gǔ gāo rén lǔ liǎng shēng, hàn wén qiān ràng liú yīng míng.
千古高人魯兩生,漢文謙讓流英名。
jīng wèi nián nián fù mù shí, hǎi zhōng bō làng hé shí píng.
精衛年年負木石,海中波浪何時平。
¤
“漢文謙讓流英名”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