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閉昭陽二十春”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一閉昭陽二十春”全詩
由來錯認君王棄,過眼何曾屈一人。
分類: 昭君怨
《昭君怨》顧云鴻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昭君怨》是明代詩人顧云鴻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一閉昭陽二十春,
才瞻天表已胡塵。
由來錯認君王棄,
過眼何曾屈一人。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昭君對自己的命運和感情的怨憾之情。昭君指的是漢代王昭君,她在年輕時被選為匈奴單于的王妃,被迫遠嫁異族。詩人通過昭君的視角,表達了她對自己年少時的美好和純潔的回憶,以及對命運的不公和對君王的誤解的痛苦。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簡潔而富有力量的語言,表達了昭君的內心痛苦和怨恨。首句“一閉昭陽二十春”,描繪了昭君年輕時的美貌和青春,她在昭陽宮度過了二十個春天,但在漢朝的宮廷卻沒有找到幸福。第二句“才瞻天表已胡塵”,表達了昭君在匈奴的歲月中所受的苦難和風塵的沉淀,暗示她的容顏已經被歲月所摧殘。
接下來兩句“由來錯認君王棄,過眼何曾屈一人”,表達了昭君對君王的怨恨和對命運的不公的不滿。她感到自己被誤解和遺棄,曾經的美貌和貞矣在君王面前毫無價值。詩人通過這兩句話表達了昭君在異族的環境中所受的屈辱和痛苦,以及對自己命運的無奈和怨懟。
整首詩詞以簡練的語言傳達了昭君的心聲,表達了她對逝去的青春和破碎的感情的悲傷和無奈。通過描繪昭君的遭遇和內心痛苦,詩詞展示了人生的無常和命運的殘酷,引發讀者對命運和人性的思考。這首詩詞以其深刻的情感和簡練的表達方式,表現出明代詩歌的特點,讓人產生共鳴和思索。
“一閉昭陽二十春”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hāo jūn yuàn
昭君怨
yī bì zhāo yáng èr shí chūn, cái zhān tiān biǎo yǐ hú chén.
一閉昭陽二十春,才瞻天表已胡塵。
yóu lái cuò rèn jūn wáng qì, guò yǎn hé zēng qū yī rén.
由來錯認君王棄,過眼何曾屈一人。
“一閉昭陽二十春”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