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夕已戒晨”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當夕已戒晨”全詩
胡為一日間,各營百年身。
華堂與崇丘,去疏來者親。
我廬非我有,四顧誰為鄰。
有如遠行客,當夕已戒晨。
有懷不勝蹉,舉目皆勞人。
¤
分類:
《和陶雜詩七首》歸昌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和陶雜詩七首》是明代歸昌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宇宙何茫茫,起滅同一塵。
胡為一日間,各營百年身。
華堂與崇丘,去疏來者親。
我廬非我有,四顧誰為鄰。
有如遠行客,當夕已戒晨。
有懷不勝蹉,舉目皆勞人。
譯文:
宇宙何其遼闊,萬物的生成和毀滅都是同樣的塵埃。
為何只是一天的時間,卻能使人們的百年生命迅速流逝。
華麗的宮堂和崇高的陵墓,離開的和來到的皆為親人。
我所居的茅屋并不是我獨有,四周望去,誰是我的鄰人。
我感覺自己像是一位遠行的旅客,應當在夜晚警惕早晨的到來。
我內心的憂思難以承受,抬頭看去,所有的人都在辛勞。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宇宙和人生的思考,表達了詩人對于時間流逝和人生短暫的感慨。詩人以宇宙的廣袤和萬物的起滅來比喻人生的短暫和脆弱。一天的時間過去,人們的百年生命就已經消逝。華麗的宮殿和崇高的陵墓并不能使人永恒,離開的人和到來的人都是親人,而且人之間的差別并不大。詩人所居的茅屋并非獨有,四周的鄰人也并非真正的親近。詩人把自己比作遠行的旅客,意味著他對于人生的彷徨和無奈。他感到內心的憂思沉重,抬頭看去,所有的人都在辛勞奔忙,這也暗示了人們在有限的時間里追求功名利祿所帶來的勞累和疲憊。
整首詩以簡練明快的語言表達了人生短暫、光陰易逝的主題,通過對宇宙和人生的對比,使人們對于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虛幻有所思考。詩人以自己的處境和感受作為線索,展示了對于人生的思索和對于世俗的顛覆。這首詩也提醒人們珍惜時間、珍惜生命,并反思追求功名利祿的價值。
“當夕已戒晨”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zá shī qī shǒu
和陶雜詩七首
yǔ zhòu hé máng máng, qǐ miè tóng yī chén.
宇宙何茫茫,起滅同一塵。
hú wéi yī rì jiān, gè yíng bǎi nián shēn.
胡為一日間,各營百年身。
huá táng yǔ chóng qiū, qù shū lái zhě qīn.
華堂與崇丘,去疏來者親。
wǒ lú fēi wǒ yǒu, sì gù shuí wèi lín.
我廬非我有,四顧誰為鄰。
yǒu rú yuǎn xíng kè, dāng xī yǐ jiè chén.
有如遠行客,當夕已戒晨。
yǒu huái bù shèng cuō, jǔ mù jiē láo rén.
有懷不勝蹉,舉目皆勞人。
¤
“當夕已戒晨”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一真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