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暮脫歸鞅”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日暮脫歸鞅”全詩
行行林水間,修然濠濮想。
時見行路人,芒芒將焉往。
不如播種者,晴雨候消長。
野舟橫可渡,不復愁河廣。
深感田父言,耕耰戒鹵莽。
¤
分類:
《和陶雜詩七首》歸昌世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和陶雜詩七首》
晨朝理輕策,
日暮脫歸鞅。
行行林水間,
修然濠濮想。
時見行路人,
芒芒將焉往。
不如播種者,
晴雨候消長。
野舟橫可渡,
不復愁河廣。
深感田父言,
耕耰戒鹵莽。
譯文:
早晨整理輕便的車鞅,
傍晚卸下回家的馬鞅。
行走在林木和水之間,
懷念修建水溝的美景。
看到行人匆匆趕路,
不知他們將去何方。
與播種的人相比,
不如等待晴雨的變化。
野船橫渡河水,
不再擔心河面寬闊。
深深感受到農夫的教誨,
耕耘與修整都要謹慎。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明代歸昌世所作,題為《和陶雜詩七首》。整首詩以描繪自然景物和農耕生活為主題,表達了對田園生活的向往和對耕耘勞作的理解。
詩的前兩句描述了作者早晨出門和傍晚回家的情景,以輕便的車鞅、馬鞅為象征,展現出寧靜和輕松的氛圍。接下來的兩句通過行走在林水之間,懷念修建水溝的景象,表現了對自然環境的喜愛和對人工建設的思考。
之后的兩句提到了匆匆趕路的行人,作者對他們的去向充滿好奇。與此同時,作者認為與辛勤播種的農夫相比,行人的行動似乎沒有那么有意義。這里作者通過比較表達了對農耕生活的贊美和對勞動的尊重,認為等待自然的變化和播種的耐心比匆忙的行動更有價值。
最后兩句提到了野船橫渡河水,表達了對河流寬闊的不再擔心和自由自在的心情。最后一句“深感田父言,耕耰戒鹵莽”,表明作者深受農夫的教誨,認識到耕耘和修整的重要性,警示人們要謹慎對待生活中的各種事物。
整首詩以簡潔明快的語言,通過對自然景物和農耕生活的描繪,抒發了作者對田園生活和勞動的向往和理解。同時,通過對比行人和農夫的行動,表達了對勞動價值和自然規律的思考,給人以啟示和反思。
“日暮脫歸鞅”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é táo zá shī qī shǒu
和陶雜詩七首
chén cháo lǐ qīng cè, rì mù tuō guī yāng.
晨朝理輕策,日暮脫歸鞅。
xíng xíng lín shuǐ jiān, xiū rán háo pú xiǎng.
行行林水間,修然濠濮想。
shí jiàn xíng lù rén, máng máng jiāng yān wǎng.
時見行路人,芒芒將焉往。
bù rú bō zhǒng zhě, qíng yǔ hòu xiāo zhǎng.
不如播種者,晴雨候消長。
yě zhōu héng kě dù, bù fù chóu hé guǎng.
野舟橫可渡,不復愁河廣。
shēn gǎn tián fù yán, gēng yōu jiè lǔ mǎng.
深感田父言,耕耰戒鹵莽。
¤
“日暮脫歸鞅”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
韻腳: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