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發尤慘淡”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發尤慘淡”全詩
風波仍水宿,龍蛇驚夜居。
明發尤慘淡,川途尚修紆。
水駛凌方約,云寒日未舒。
彌亙多芳草,寂歷少畋漁。
寒光冒明湖,朔風轉高墟。
舊事成往跡,余生惟讀書。
古人不可見,歲暮安所如。
分類:
作者簡介(歸有光)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自海虞還阻風夜泊明日途中有作》歸有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自海虞還阻風夜泊明日途中有作》是明代歸有光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百里見青山,言旋諒非徐。
風波仍水宿,龍蛇驚夜居。
明發尤慘淡,川途尚修紆。
水駛凌方約,云寒日未舒。
彌亙多芳草,寂歷少畋漁。
寒光冒明湖,朔風轉高墟。
舊事成往跡,余生惟讀書。
古人不可見,歲暮安所如。
詩意:
這首詩詞表達了歸有光在夜晚停船途中的思考和感慨。他看到了遠處的青山,心中涌起許多思緒。風浪依舊,水面上的波瀾似乎在宿命般地驚擾著龍蛇等夜晚的生物。明亮的月光照耀下,景色蒼白而凄涼,行程還很漫長。船行在水面上,如同冒險穿越遼闊的天空,而寒冷的云彩仍未消散。周圍覆蓋著茂密的芳草,但卻少有人跡和漁舟的痕跡。湖面上的寒光閃爍,北風吹拂著高墟。過去的事情已成為過去,而余生只有讀書作伴。古人已無法謀面,歲末時節,歸有光不知道自己將去何處。
賞析:
這首詩詞以夜晚停船為背景,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表達內心感受,展示了詩人的思考和寂寞之情。詩人通過山水的描繪,傳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胸懷的開闊。他將自己的心情融入到自然景物中,表達了對人生道路的思考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整首詩詞情感含蓄,以簡潔的語言描寫了復雜的心理世界,使讀者在閱讀中感受到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思考。
詩中運用了一些意象和修辭手法,如"風波仍水宿"、"龍蛇驚夜居"、"云寒日未舒"等,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增強了詩詞的意境和表達力。整首詩詞以平淡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內心的獨特體驗和情感,展示了他對人生的思考和對歲月流轉的感慨。
總體而言,這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物和內心感受的描繪,展示了歸有光的思考和寂寞之情,給人一種深沉而凄清的感覺。同時,詩中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也增強了詩詞的藝術感和表現力,使讀者在閱讀中得以體味其中的情感和意蘊。
“明發尤慘淡”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ì hǎi yú hái zǔ fēng yè pō míng rì tú zhōng yǒu zuò
自海虞還阻風夜泊明日途中有作
bǎi lǐ jiàn qīng shān, yán xuán liàng fēi xú.
百里見青山,言旋諒非徐。
fēng bō réng shuǐ sù, lóng shé jīng yè jū.
風波仍水宿,龍蛇驚夜居。
míng fā yóu cǎn dàn, chuān tú shàng xiū yū.
明發尤慘淡,川途尚修紆。
shuǐ shǐ líng fāng yuē, yún hán rì wèi shū.
水駛凌方約,云寒日未舒。
mí gèn duō fāng cǎo, jì lì shǎo tián yú.
彌亙多芳草,寂歷少畋漁。
hán guāng mào míng hú, shuò fēng zhuǎn gāo xū.
寒光冒明湖,朔風轉高墟。
jiù shì chéng wǎng jī, yú shēng wéi dú shū.
舊事成往跡,余生惟讀書。
gǔ rén bù kě jiàn, suì mù ān suǒ rú.
古人不可見,歲暮安所如。
“明發尤慘淡”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八勘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