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立空惆悵”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獨立空惆悵”全詩
傾紅注流波,殊景不可寫。
淮水自西流,黃河從北下。
并合向東行,終年無停瀉。
哀此千里客,春至復已夏。
獨立空惆悵,所與晤言寡。
分類:
作者簡介(歸有光)

歸有光(1506~1571)明代官員、散文家。字熙甫,又字開甫,別號震川,又號項脊生,漢族,江蘇昆山人。嘉靖十九年舉人。會試落第八次,徙居嘉定安亭江上,讀書談道,學徒眾多,60歲方成進士,歷長興知縣、順德通判、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內閣制敕房,與修《世宗實錄》,卒于南京。歸有光與唐順之、王慎中兩人均崇尚內容翔實、文字樸實的唐宋古文,并稱為嘉靖三大家。由于歸有光在散文創作方面的極深造詣,在當時被稱為“今之歐陽修”,后人稱贊其散文為“明文第一”,著有《震川集》、《三吳水利錄》等。
《淮上作》歸有光 翻譯、賞析和詩意
《淮上作》是明代歸有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長江邊上作詩,迎接夕陽的離別。太陽圓盤的光芒照在水面上,光輝如赭石一般。晚霞傾瀉而下,染紅了江水,景色美得難以形容。淮河水從西方流來,黃河水從北方匯入,兩者合流向東流去,一年四季都不停歇地奔流傾瀉。我為千里之外的客人感到悲傷,春天剛到又轉眼到了夏天。我獨自一人站在這里,感到空虛和憂愁,可與我交談的人寥寥無幾。
詩意:
詩人歸有光以淮上的景色為背景,抒發了對離別的感慨和對客居他鄉的思念之情。他描繪了夕陽西下的壯麗景象,以及淮河和黃河的奔流之勢,表達了時間的流逝和世事的變遷。詩人的孤獨和寂寞在詩中得以體現,他渴望有人能與他相聚,分享心靈的交流。
賞析:
《淮上作》以簡潔而凝練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觀和內心感受,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寫,表達了詩人對離別和孤獨的情感體驗。詩人運用了形象生動的比喻和景物描寫,使讀者能夠感受到夕陽余暉的美麗和江河奔流的壯觀,同時也能感受到詩人內心的凄涼和孤獨。
詩中的“長淮餞落日,圓光正如赭”,以夕陽的圓盤形狀和赭石一樣的光芒形容夕陽的美麗,給人以直觀的形象感受。而“傾紅注流波,殊景不可寫”的描寫則強調了夕陽余暉染紅了江水,景色之美無法用言語來表達。
詩中的“淮水自西流,黃河從北下”揭示了淮河和黃河兩大江河的方向和奔流之勢,表達了時間的推移和事物的變遷。詩人以江河奔流的不息為背景,反襯出自己作為客居他鄉的孤獨和寂寞。
最后兩句“哀此千里客,春至復已夏。獨立空惆悵,所與晤言寡。”表達了詩人作為千里之外的客人的悲傷和思念之情。詩人獨自一人站在江邊,感到空虛和憂愁,寥寥無幾的人能與他交流心靈。
整首詩詞通過對自然景色的描繪以及對內心感受的表達,傳達了詩人的離愁和孤獨之情,展現了明代詩人獨特的感慨和意境。
“獨立空惆悵”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shàng zuò
淮上作
zhǎng huái jiàn luò rì, yuán guāng zhèng rú zhě.
長淮餞落日,圓光正如赭。
qīng hóng zhù liú bō, shū jǐng bù kě xiě.
傾紅注流波,殊景不可寫。
huái shuǐ zì xī liú, huáng hé cóng běi xià.
淮水自西流,黃河從北下。
bìng hé xiàng dōng xíng, zhōng nián wú tíng xiè.
并合向東行,終年無停瀉。
āi cǐ qiān lǐ kè, chūn zhì fù yǐ xià.
哀此千里客,春至復已夏。
dú lì kōng chóu chàng, suǒ yǔ wù yán guǎ.
獨立空惆悵,所與晤言寡。
“獨立空惆悵”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去聲二十三漾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