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地地不語”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問地地不語”全詩
反復讀諫草,五內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邊。
機事淵海深,孰能察其端。
天聲震西北,地軸搖東南。
日月復薄蝕,山湮谷成淵。
問地地不語,吁天天不憐。
孤愁何所極,塞于天地間。
分類:
《哭楊焦山繼盛》郭本 翻譯、賞析和詩意
詩詞:《哭楊焦山繼盛》
滾滾數行淚,遠為楊焦山。
反復讀諫草,五內皆潸然。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邊。
機事淵海深,孰能察其端。
天聲震西北,地軸搖東南。
日月復薄蝕,山湮谷成淵。
問地地不語,吁天天不憐。
孤愁何所極,塞于天地間。
中文譯文:
滾滾數行淚,遠流向楊焦山。
反復讀諫草,內心悲傷萬分。
自古以來,似琴弦一直直垂,死者堆積在道路旁。
政治紛爭如深淵海洋,有誰能洞察其本質。
天聲震動西北,地軸搖動東南。
日月也被薄蝕,山嶺與谷地成為深淵。
問地,地不語;呼天,天不憐。
孤獨的憂愁何處盡頭,被困在天地之間。
詩意和賞析:
《哭楊焦山繼盛》是明代詩人郭本創作的一首詩詞。詩人以悲痛之情表達了對楊焦山陷入動蕩和苦難境地的哀嘆。
詩中滾滾數行淚,象征著詩人悲傷的眼淚,流向遙遠的楊焦山,表達了詩人對楊焦山的關切和憂慮。詩人反復讀諫草,表示他多次勸諫,但無果而終,內心的悲傷無法言表。
詩中提到自古以來,楊焦山陷入連綿不斷的戰亂,死者在道路旁累積。這里表達了對戰亂和政治腐敗的深深憂慮,以及對生命的虛無感。
接著,詩人以天地之變來象征社會的動蕩和變革。天聲震動西北,地軸搖動東南,日月被薄蝕,山嶺與谷地淹沒,這些景象描繪了社會動蕩的景象,也暗示了人們生活的困頓和苦難。
詩末詩人問地不語,呼天不憐,表達了他對命運的無奈感和對世間的冷漠感到困惑。孤獨的憂愁似乎沒有盡頭,被塞于天地之間,暗示了詩人對無法改變現狀的無奈和無力感。
整首詩詞以悲憤之情抒發對楊焦山動蕩和社會苦難的思考。通過描繪自然景象和抒發內心感受,詩人表達了對社會現實的憂慮和對人生困境的感慨,展示了明代社會的動蕩和人們的苦難。
“問地地不語”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kū yáng jiāo shān jì shèng
哭楊焦山繼盛
gǔn gǔn shù xíng lèi, yuǎn wèi yáng jiāo shān.
滾滾數行淚,遠為楊焦山。
fǎn fù dú jiàn cǎo, wǔ nèi jiē shān rán.
反復讀諫草,五內皆潸然。
zì xī rú xián zhí, lěi lěi sǐ dào biān.
自昔如弦直,累累死道邊。
jī shì yuān hǎi shēn, shú néng chá qí duān.
機事淵海深,孰能察其端。
tiān shēng zhèn xī běi, dì zhóu yáo dōng nán.
天聲震西北,地軸搖東南。
rì yuè fù báo shí, shān yān gǔ chéng yuān.
日月復薄蝕,山湮谷成淵。
wèn dì dì bù yǔ, xū tiān tiān bù lián.
問地地不語,吁天天不憐。
gū chóu hé suǒ jí, sāi yú tiān dì jiān.
孤愁何所極,塞于天地間。
“問地地不語”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