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送故人歸”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便送故人歸”全詩
南樓取涼好,便送故人歸。
鳥向望中滅,雨侵晴處飛。
應須乘月去,且為解征衣。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南樓送衛憑(得歸字)》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南樓送衛憑(得歸字)
去近縣過很多過客,
似乎你也不多見。
南樓涼風很好,
就送你這位故友回去。
鳥兒朝向遠方飛去,
雨水侵入晴朗天空。
你應該乘著月光離去,
也順便解開你的征衣。
中文譯文:
離開我住的地方,經過附近的縣城,常常會看到很多過客,而像你這樣的熟人就不常見了。這南樓的涼風很舒服,我就送你這位故友回去吧。鳥兒朝著遠方飛去,消失在視野;雨露從正午的晴天中滴落。你應該乘著月光離去,同時解開你的旅途所穿的衣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以送別故友為主題。詩人在南樓送行的時候,觀察到周圍的景象,寄托了對友人的祝福和思念之情。詩中有對過客的描繪,表達了友人在眾多過客中的稀少之處。詩人通過描寫南樓的涼風、鳥兒的飛翔以及雨水的侵襲,展示了時間的流轉和變幻。最后,詩人建議友人乘著月光離去,并解開他的旅行衣服,暗示友人可以順利歸還。
整首詩簡潔明了,語言樸實。通過簡單的描寫,展示出友人離別的情景。詩中融入了自然景觀的細節,通過自然環境的描繪來抒發情感,使整首詩情感飽滿。詩人通過送別友人的場景,表達了對友人的心意和祝福,同時也抒發了對友人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表達了友人之間的深厚情誼和別離的無奈之感,感人而內斂。
“便送故人歸”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nán lóu sòng wèi píng dé guī zì
南樓送衛憑(得歸字)
jìn xiàn duō guò kè, shì jūn chéng yì xī.
近縣多過客,似君誠亦稀。
nán lóu qǔ liáng hǎo, biàn sòng gù rén guī.
南樓取涼好,便送故人歸。
niǎo xiàng wàng zhōng miè, yǔ qīn qíng chù fēi.
鳥向望中滅,雨侵晴處飛。
yīng xū chéng yuè qù, qiě wèi jiě zhēng yī.
應須乘月去,且為解征衣。
“便送故人歸”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