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管青春劇”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弦管青春劇”全詩
已聞音振木,知有面如花。
院靜來疑近,風回去轉賒。
朱樓在縹緲,空復側烏紗。
分類:
《席上聞歌分韻》韓邦靖 翻譯、賞析和詩意
《席上聞歌分韻》是明代詩人韓邦靖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我為您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弦管青春劇,長安好事家。
已聞音振木,知有面如花。
院靜來疑近,風回去轉賒。
朱樓在縹緲,空復側烏紗。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場宴會上的景象和主人的感受。弦樂聲和管樂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一幅青春活潑的畫面,宴會上的人們都是長安城中好事之家。主人已經聽到了歌聲,可以想象出一位容貌美麗如花的女子。庭院靜謐,使人感覺她就在附近,但風吹過后又感到她似乎轉身離去了。紅樓美景在虛幻中若隱若現,只剩下一片黑色的紗簾。
賞析:
這首詩詞通過描繪宴會上的音樂、氛圍和景物,展示了明代社交生活的一幕。作者運用簡潔而富有意境的語言,以及對音樂、風景和感受的描寫,使讀者感受到了宴會的熱鬧和喧囂,以及主人對美好事物的追求和感受。
在詩詞中,作者用"弦管青春劇"來形容音樂的歡快和活潑,將宴會的氛圍描繪得生動有趣。"長安好事家"一句則展示了參與宴會的人們都是樂于享受生活的開心之輩。
詩詞的后半部分則轉向了主人對歌聲和美景的感受。"已聞音振木,知有面如花"表達了主人已經聽到了歌聲,并且能夠想象出一位容貌美麗的女子。"院靜來疑近,風回去轉賒"則通過描寫靜謐的庭院和風的輕拂,表達了主人對那位女子的期待和失落。
最后兩句"朱樓在縹緲,空復側烏紗"通過描寫紅樓美景在虛幻中若隱若現的意象,營造出一種迷離的氛圍。烏紗的遮掩使得美景只能從遮幕后側面偶爾瞥見,增加了神秘感。
這首詩詞通過音樂、景物和情感的交織,展示了宴會中的熱鬧和主人的感受,給人以細膩而意境深遠的藝術享受。
“弦管青春劇”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xí shàng wén gē fēn yùn
席上聞歌分韻
xián guǎn qīng chūn jù, cháng ān hǎo shì jiā.
弦管青春劇,長安好事家。
yǐ wén yīn zhèn mù, zhī yǒu miàn rú huā.
已聞音振木,知有面如花。
yuàn jìng lái yí jìn, fēng huí qù zhuǎn shē.
院靜來疑近,風回去轉賒。
zhū lóu zài piāo miǎo, kōng fù cè wū shā.
朱樓在縹緲,空復側烏紗。
“弦管青春劇”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一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