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中捉月憐波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醉中捉月憐波淺”全詩
醉中捉月憐波淺,別后看云恨路遙。
江月繞闌非故國,霜華驚夢又明朝。
問君鼓枻游何處,閑向髯翁試洞簫。
分類:
《送別》胡安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別》是明代詩人胡安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洲畔蘆花到野橋,
曉風吹浪伴歸潮。
醉中捉月憐波淺,
別后看云恨路遙。
江月繞闌非故國,
霜華驚夢又明朝。
問君鼓枻游何處,
閑向髯翁試洞簫。
中文譯文:
在江洲的河畔,蘆花飄到野橋,
清晨的風吹動波浪,伴隨著歸潮。
醉夢中抓住月亮,憐憫波浪的淺薄,
離別之后望著云彩,懷恨路途遙遠。
江上的月光環繞著闌珊處,并非故鄉,
霜華驚醒了夢境,新的一天又到來。
問你,擊鼓而行的旅人,去往何方?
閑暇之時,試著向那位胡須蒼白的老者學習吹簫。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種離別的情感和旅行的思念。首先,詩人描述了蘆花飄到野橋的景象,以及清晨的風吹動波浪伴隨著歸潮的情景。這些自然景物象征著時間的流逝和人事的變遷,暗示了離別的必然性。
接著,詩人以醉夢中抓住月亮的形象,表達了對逝去時光和離別之后的思念之情。他憐憫波浪的淺薄,意味著他對于別離的悲傷和不舍。詩中的云彩象征著遙遠的路途,進一步強調了離別的痛苦和思念。
在第三節中,詩人描述了江上的月光和晨曦的景象,隱喻了新的一天的到來和不斷變化的世界。同時,他向旅行者提問,詢問他的目的地,表達了對他的好奇和渴望了解旅途的動機和目的。
最后,詩人提到了一個髯翁(指胡須蒼白的老人),并暗示可以向他學習吹簫。這里的髯翁象征著智慧和經驗,詩人希望通過學習他的智慧,找到一種應對離別和旅途困難的方法。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繪自然景物和抒發情感,表達了詩人對離別的痛苦和思念之情,同時也透露出對旅行、探索和智慧的追求。這首詩詞以其優美的語言和深刻的意境,展現了明代詩人胡安才華橫溢的寫作風采。
“醉中捉月憐波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bié
送別
zhōu pàn lú huā dào yě qiáo, xiǎo fēng chuī làng bàn guī cháo.
洲畔蘆花到野橋,曉風吹浪伴歸潮。
zuì zhōng zhuō yuè lián bō qiǎn, bié hòu kàn yún hèn lù yáo.
醉中捉月憐波淺,別后看云恨路遙。
jiāng yuè rào lán fēi gù guó, shuāng huá jīng mèng yòu míng cháo.
江月繞闌非故國,霜華驚夢又明朝。
wèn jūn gǔ yì yóu hé chǔ, xián xiàng rán wēng shì dòng xiāo.
問君鼓枻游何處,閑向髯翁試洞簫。
“醉中捉月憐波淺”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十六銑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