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度開籠不肯飛”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幾度開籠不肯飛”全詩
隨來獨鶴相依久,幾度開籠不肯飛。
分類:
《山居雜興》胡梅 翻譯、賞析和詩意
《山居雜興》
支遁長松見者稀,
松邊剛試薜蘿衣。
隨來獨鶴相依久,
幾度開籠不肯飛。
中文譯文:
在山居中寫的雜興詩。
支遁長松見者稀,
稀少有人看到支遁的高大松樹,
松邊剛試薜蘿衣。
松樹旁剛剛試著爬滿了薜蘿。
隨來獨鶴相依久,
一只孤獨的鶴常常陪伴著我,
幾度開籠不肯飛。
它多次打開籠子卻不肯飛翔。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山居為背景,表達了詩人胡梅對自然景觀的感悟和內心情感的流露。
首先,詩人提到支遁長松,說明這棵松樹非常高大壯觀,但是很少有人來欣賞。這暗示了詩人自己在山居中的獨特體驗和孤寂感,他在這個寧靜的環境中與大自然相互依存。
接下來,詩人描述松樹旁爬滿了薜蘿,薜蘿是一種常見的攀援植物,它的生長顯示了大自然的生機和繁榮。詩人試圖通過這一景象來表達自然界的美妙和多樣性,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然界的喜愛和贊美。
然后,詩人提到一只獨鶴,它與詩人相伴已久。這只鶴常常陪伴著詩人,兩者相互依存。這種孤獨的存在可能與詩人自身的境遇有所呼應,也可以理解為詩人對自由和追求自我價值的渴望。
最后,詩人提到這只鶴多次開籠卻不肯飛翔。這句話暗示了詩人的思考和反思,詩人意識到自由是鶴的本性,但是鶴卻不愿意離開囚禁的籠子,這或許可以理解為人們常常在追求自由和真實的道路上遇到的阻礙和束縛。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山居中的松樹、薜蘿和獨鶴,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界和個人自由的思考和感悟。詩人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展示了自然界的美麗和多樣性,同時也反映了人與自然的相互依存和自由追求的主題。
“幾度開籠不肯飛”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ān jū zá xìng
山居雜興
zhī dùn cháng sōng jiàn zhě xī, sōng biān gāng shì bì luó yī.
支遁長松見者稀,松邊剛試薜蘿衣。
suí lái dú hè xiāng yī jiǔ, jǐ dù kāi lóng bù kěn fēi.
隨來獨鶴相依久,幾度開籠不肯飛。
“幾度開籠不肯飛”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五微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