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忽漏一罅光”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忽漏一罅光”全詩
天以洞作珠,人以身作蟻。
豈有線系腰,從者若銜尾。
石怪捫始知,土膩欲粘指。
忽漏一罅光,仰面豁然喜。
天大等盤盂,日小如桃李。
誰知濱海山,奇絕有如此。
分類:
《游九曲環珠洞(在鎮東)》胡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游九曲環珠洞(在鎮東)》是一首明代的詩詞,作者是胡梅。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異珠有九曲,此洞實堪比。
天以洞作珠,人以身作蟻。
豈有線系腰,從者若銜尾。
石怪捫始知,土膩欲粘指。
忽漏一罅光,仰面豁然喜。
天大等盤盂,日小如桃李。
誰知濱海山,奇絕有如此。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一座神奇的洞穴,洞內有九曲環繞的異彩珠寶,堪比天上的珍珠。詩人通過對比,將天上的洞與人類的身體以及螞蟻進行了類比,凸顯了洞穴的宏大與人類微小的對比。詩中還描繪了在洞中探險的情景,人們觸摸石頭感受到了石怪的存在,洞壁泥土粘手,但當洞穴中的光線透過一絲縫隙照射進來時,仰望天空的人們會感到喜悅。最后,詩人以洞穴的寬廣與天地的遼闊進行了對比,以及太陽的渺小與濱海山的奇異。
賞析:
這首詩詞以形象生動的語言描繪了一座神秘而壯麗的洞穴,通過對比的手法展示了人類與天地的差距。詩人以珍珠和洞穴作為象征,表達了對奇觀的驚嘆和對宇宙的思考。洞穴的形象在整首詩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它既是詩人的創作對象,也是人類微小存在的對比。詩人通過對洞穴內部的景象的描繪,表達了人與自然的聯系和對奇跡的追求。
詩中的對比手法使得詩歌更加生動有趣,通過將天與人、洞與身體進行對應,突出了人類的渺小與洞穴的偉大。詩人的描寫手法細膩而巧妙,通過觸摸石怪和感受泥土的黏滑,讓讀者仿佛親身體驗了洞穴的探險之旅。同時,當光線透過洞中的縫隙照射進來時,詩人用"仰面豁然喜"表達了探險者們的喜悅和驚喜之情。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奇特的洞穴與自然景觀的壯麗,展示了人類與自然的親密關系,同時也反映了人們對于奇跡與神秘的追求。讀者在欣賞這首詩詞時,可以感受到作者對自然的敬畏之情,以及對人類生命與宇宙的思考。
“忽漏一罅光”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óu jiǔ qǔ huán zhū dòng zài zhèn dōng
游九曲環珠洞(在鎮東)
yì zhū yǒu jiǔ qǔ, cǐ dòng shí kān bǐ.
異珠有九曲,此洞實堪比。
tiān yǐ dòng zuò zhū, rén yǐ shēn zuò yǐ.
天以洞作珠,人以身作蟻。
qǐ yǒu xiàn xì yāo, cóng zhě ruò xián wěi.
豈有線系腰,從者若銜尾。
shí guài mén shǐ zhī, tǔ nì yù zhān zhǐ.
石怪捫始知,土膩欲粘指。
hū lòu yī xià guāng, yǎng miàn huò rán xǐ.
忽漏一罅光,仰面豁然喜。
tiān dà děng pán yú, rì xiǎo rú táo lǐ.
天大等盤盂,日小如桃李。
shéi zhī bīn hǎi shān, qí jué yǒu rú cǐ.
誰知濱海山,奇絕有如此。
“忽漏一罅光”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七陽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