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里來又去”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萬里來又去”全詩
別多人換鬢,行遠馬穿蹄。
山驛秋云冷,江帆暮雨低。
憐君不解說,相憶在書題。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祁四再赴江南別詩》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祁四再赴江南別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創作的一首詩。該詩以別離為主題,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祁四再次南行的思念之情。
詩中寫道,“萬里來又去,三湘東復西。”詩人和朋友祁四長期分隔兩地,祁四再次南行,往來千里,這里的“三湘”指的是長江、洞庭湖和湘江,祁四的行程一會兒東行一會兒西行。
下一句,“別多人換鬢,行遠馬穿蹄。”形容了詩人和祁四別離頻繁,時光一晃而過,年歲的增長使得他們的發鬢日漸增多。祁四在行程中,騎著馬奔波,馬蹄疾行。
接下來的兩句,“山驛秋云冷,江帆暮雨低。”描繪了詩人在山中驛站,秋天的云彩變得冷冷的,江上的帆船在夕雨中低低擺動。這里表現了詩人的心情,寒風蕭瑟,江湖之間的交通堪憂。
最后兩句,“憐君不解說,相憶在書題。”表達了詩人對祁四的憐惜之情。詩人明白祁四心事重重,卻不愿明說。他們之間的交流主要通過書信。通過給祁四寫下這首別離的詩題,詩人希望能夠表達出自己的思念之情。
總體而言,該詩通過對友人祁四離別的描述,抒發了詩人對友情的思念之情。描寫細膩,意境深遠,傳達了深摯的感情以及離別的辛酸之意。
“萬里來又去”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qí sì zài fù jiāng nán bié shī
祁四再赴江南別詩
wàn lǐ lái yòu qù, sān xiāng dōng fù xī.
萬里來又去,三湘東復西。
bié duō rén huàn bìn, xíng yuǎn mǎ chuān tí.
別多人換鬢,行遠馬穿蹄。
shān yì qiū yún lěng, jiāng fān mù yǔ dī.
山驛秋云冷,江帆暮雨低。
lián jūn bù jiě shuō, xiāng yì zài shū tí.
憐君不解說,相憶在書題。
“萬里來又去”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仄仄
韻腳:(仄韻) 上聲六語 (仄韻) 去聲六御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