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岐贈馬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臨岐贈馬鞭”全詩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惜別添壺酒,臨岐贈馬鞭。
看君潁上去,新月到家圓。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楊子》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楊子》是唐代詩人岑參的作品。這首詩以渭城邊的斗酒場景為背景,描繪了詩人送別楊子的情景。下面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在渭城邊斗酒,壚頭上耐著醉意躺臥。
梨花盛開,像千樹白雪;楊樹的葉子像萬條輕煙。
心中不舍得分別,再斟滿一壺酒,送行時贈送馬鞭。
看著你離去,直到你漸行漸遠,新月也升起圓滿。
詩意:
《送楊子》描繪了一幅別離的場景,詩人在楊子離去之際,通過描繪斗酒、梨花、楊葉和新月等景物,表達了自己的別離之情。詩人不舍得分別,用酒作為情感的寄托,再次斟滿一壺酒,表達對楊子的祝福。最后,詩人目送楊子離去,直到他消失在遠方,同時新月也升起圓滿,象征離別后的團圓和希望。
賞析:
《送楊子》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繪,將離別之情與大自然融為一體,表達了詩人內心的情感。詩中斗酒、梨花、楊葉和新月等形象,形成了一幅美麗而富有情感的畫面。斗酒渭城邊、壚頭耐醉眠,展現了渭城邊斗酒的熱鬧場景,同時也暗示了詩人對別離的不舍。梨花盛開、楊葉輕煙,用白雪和輕煙來比喻梨花和楊葉,增加了詩詞的意境和美感。而詩人再斟滿一壺酒,臨別贈送馬鞭,表達了詩人深深的情誼和祝福之情。最后,詩人目送楊子離去,新月升起圓滿,寓意著離別后的團圓和希望。
整首詩以別離為主題,通過對景物的描繪,表達了詩人對別離的不舍和對楊子的祝福。同時,通過自然景物的對比和象征意義的運用,賦予了詩詞以深厚的情感和美感。
“臨岐贈馬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yáng zǐ
送楊子
dǒu jiǔ wèi chéng biān, lú tóu nài zuì mián.
斗酒渭城邊,壚頭耐醉眠。
lí huā qiān shù xuě, yáng yè wàn tiáo yān.
梨花千樹雪,楊葉萬條煙。
xī bié tiān hú jiǔ, lín qí zèng mǎ biān.
惜別添壺酒,臨岐贈馬鞭。
kàn jūn yǐng shǎng qù, xīn yuè dào jiā yuán.
看君潁上去,新月到家圓。
“臨岐贈馬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一先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