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袍移草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青袍移草色”全詩
青袍移草色,朱綬奪花然。
邑里雷仍震,臺中星欲懸。
吾兄此棲棘,因得賀初筵。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賦詩》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賦詩
鳧舄舊稱仙,鴻私降自天。
青袍移草色,朱綬奪花然。
邑里雷仍震,臺中星欲懸。
吾兄此棲棘,因得賀初筵。
詩詞的中文譯文為:
昔日鳧舸被譽為神仙,如今大雁私自降臨凡間。
明州郡的青衣公務員,以華服奪去了花飾的顏色。
我的故鄉雷聲仍不斷傳來,朝廷上的明星似乎欲要懸掛。
我的親兄弟因此得到了賀宴的機會,迎來了初次祝賀的慶典。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在醴泉杜明府的宴會上賦詩。詩人用豐富的想象力描繪了春日宴會的熱鬧場面。鳧舄是半人半鳥的傳說中的仙駕,鴻是大雁,詩人用這兩種特別的交通工具來形容宴會的盛況,凸顯了慶祝的隆重和喜慶。詩中還描繪了明州郡的官員和他的親兄弟得以參加宴會的場面,表達了詩人對親人的祝賀之情。
賞析:
這首詩以鮮明的描寫手法,展示了春日宴會的喜慶和熱鬧。通過對傳說中的神駕和大雁的運用,使得詩句富有變化和生動感。同時,詩人以個人的親友得以參加宴會為線索,引出了整個宴會場面的描寫,使詩詞更加具體而鮮明。整首詩形象豐滿,字句流暢自然,表達了詩人對春日宴會和親人的美好祝福之情。
“青袍移草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chūn rì lǐ quán dù míng fǔ chéng ēn wǔ pǐn yàn xí shàng fù shī
春日醴泉杜明府承恩五品宴席上賦詩
fú xì jiù chēng xiān, hóng sī jiàng zì tiān.
鳧舄舊稱仙,鴻私降自天。
qīng páo yí cǎo sè, zhū shòu duó huā rán.
青袍移草色,朱綬奪花然。
yì lǐ léi réng zhèn, tái zhōng xīng yù xuán.
邑里雷仍震,臺中星欲懸。
wú xiōng cǐ qī jí, yīn dé hè chū yán.
吾兄此棲棘,因得賀初筵。
“青袍移草色”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十三職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