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人夾道看”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都人夾道看”全詩
月帶蝦蟆冷,霜隨獬豸寒。
水云低錦席,岸柳拂金盤。
日暮舟中散,都人夾道看。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春池滿復寬,
晦節耐邀歡。
月帶蝦蟆冷,
霜隨獬豸寒。
水云低錦席,
岸柳拂金盤。
日暮舟中散,
都人夾道看。
譯文:
在陰晦的日子里陪同侍御泛舟在北池上,
春水充滿了寬廣的湖面,
這個晦節依舊能夠忍耐著邀請的歡樂。
冷冽的月色下飄著蝦蟆叫聲,
寒冷的霜花隨著獬豸(負責照明的神獸)而來。
水上的云層低垂如錦繡的席子,
岸邊的柳樹如金盤一般輕拂著水面。
日暮時分,船上的乘客散去,
城里的人們沿途圍觀。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春天的景色,詩人和侍御一起乘船泛池游玩的場景。春池水面寬廣,清澈的湖水中充滿了春天的氣息。即使在晦日,即使是一個沒有特殊節日的日子,仍然能夠招待賓客,分享歡樂。詩中描寫了月亮下的蝦蟆叫聲,霜花和獬豸照明,給詩中的景色增添了一絲神秘的氣氛。水上的云層低垂如錦繡的席子,岸邊的垂柳輕輕拂過金色的水面,美麗而寧靜。日暮船上的人散去了,城里的人們都走到道旁來看船過,表達了人們對美景的向往和追求。整首詩寫景細膩,情感溫和,將人們對春天的喜悅和美景的贊美表現得淋漓盡致。
“都人夾道看”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ì rì péi shì yù fàn běi chí
晦日陪侍御泛北池
chūn chí mǎn fù kuān, huì jié nài yāo huān.
春池滿復寬,晦節耐邀歡。
yuè dài há ma lěng, shuāng suí xiè zhì hán.
月帶蝦蟆冷,霜隨獬豸寒。
shuǐ yún dī jǐn xí, àn liǔ fú jīn pán.
水云低錦席,岸柳拂金盤。
rì mù zhōu zhōng sàn, dōu rén jiā dào kàn.
日暮舟中散,都人夾道看。
“都人夾道看”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仄
韻腳:(平韻) 上平十四寒 (仄韻) 去聲十五翰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