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游在京都”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客游在京都”全詩
風塵一浩蕩,志欲效馳驅。
身許孫討逆,氣凌李輕車。
一朝不自保,空愧為丈夫。
家鄉既蕩盡,焉用獨全軀。
流光信冉冉,撫髀將何如。
¤
分類:
《東征(二首)》揭軌 翻譯、賞析和詩意
《東征(二首)》是明代揭軌創作的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束發結豪俊,客游在京都。
風塵一浩蕩,志欲效馳驅。
身許孫討逆,氣凌李輕車。
一朝不自保,空愧為丈夫。
家鄉既蕩盡,焉用獨全軀。
流光信冉冉,撫髀將何如。
詩意:
這首詩是揭軌描述自己東征的心情和決心。詩人束發、結交英勇的朋友,客居在京都。風塵滾滾,壯志漸起,希望能夠效法那奔馳追逐的英勇之人。他自愿投身孫氏的討逆行動,氣勢高漲,甚至超過了李廣(傳說中的李靖,唐代名將)輕車熟路的氣概。然而,如果有一天不能自保,詩人將感到無比的愧疚,覺得對不起作為一個丈夫的責任。家鄉已經被敵寇摧毀殆盡,他想,作為一個獨自存活下來的人,還有什么意義呢?時間如流光般漸漸流逝,詩人撫摸著自己的胯部,思索著將來的去向。
賞析:
這首詩詞展現了明代時期許多志士報國的豪情壯志。詩人揭軌以個人的經歷和心情,表達了對家鄉的憂慮和對國家的責任感。他渴望效仿英勇的前輩,投身討逆的行動,并表示愿意為國家不惜一切。詩中的"束發結豪俊"表明詩人的志士氣概,"風塵一浩蕩,志欲效馳驅"則表達了詩人的追求和奮發向前的決心。然而,詩末的"家鄉既蕩盡,焉用獨全軀"以及"流光信冉冉,撫髀將何如"點出了詩人內心的憂慮和不安,同時也反映了那個時代戰亂頻仍、人民生活困苦的現實。整首詩以簡練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忠于國家、憂國憂民的情懷,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時代意義。
“客游在京都”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dōng zhēng èr shǒu
東征(二首)
shù fà jié háo jùn, kè yóu zài jīng dū.
束發結豪俊,客游在京都。
fēng chén yī hào dàng, zhì yù xiào chí qū.
風塵一浩蕩,志欲效馳驅。
shēn xǔ sūn tǎo nì, qì líng lǐ qīng chē.
身許孫討逆,氣凌李輕車。
yī zhāo bù zì bǎo, kōng kuì wèi zhàng fū.
一朝不自保,空愧為丈夫。
jiā xiāng jì dàng jǐn, yān yòng dú quán qū.
家鄉既蕩盡,焉用獨全軀。
liú guāng xìn rǎn rǎn, fǔ bì jiāng hé rú.
流光信冉冉,撫髀將何如。
¤
“客游在京都”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七虞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