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鳴弓度塞城”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鳴弓度塞城”全詩
川云隨地起,野火雜星明。
虎旅聽笳動,鑾旗傍蹕行。
草清沙路軟,渾覺馬蹄輕。
分類:
《早發興和》金幼孜 翻譯、賞析和詩意
《早發興和》是明代金幼孜創作的一首詩詞。下面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未曉戒嚴程,
鳴弓度塞城。
川云隨地起,
野火雜星明。
虎旅聽笳動,
鑾旗傍蹕行。
草清沙路軟,
渾覺馬蹄輕。
詩意:
這首詩以早晨啟程出發的場景為背景,描繪了一幅戰爭時期壯士奮勇前行的景象。詩中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軍旅行進的細節,表達出士兵們英勇無畏、戰意高昂的形象。
賞析:
這首詩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戰爭場面,展示了明代士兵的英勇和軍隊的威武。下面逐句進行賞析:
未曉戒嚴程,
黎明時分,戒備森嚴的命令還未解除。
鳴弓度塞城。
吹響戰鼓,軍隊出發穿過邊塞的城池。
川云隨地起,
河川的云霧隨著行軍的腳步而升起。
野火雜星明。
野火點燃,星光璀璨,映襯著行軍的壯麗場景。
虎旅聽笳動,
虎旅即壯士,他們傾聽著號角的聲音,準備行動。
鑾旗傍蹕行。
皇帝的旗幟隨行,象征著軍隊的威嚴。
草清沙路軟,
青草清新,沙路柔軟,給行走的士兵帶來輕松的感覺。
渾覺馬蹄輕。
整個畫面給人以馬蹄輕盈的感覺,表現出行軍的順利和士兵們的精神狀態。
這首詩通過描繪軍隊出發的場景,以自然景物和行軍細節為背景,展示了明代士兵的英勇和軍隊的威武。詩中所描繪的壯麗場景和戰士們的英勇形象,表達了作者對戰爭時期士兵們的贊美和敬意。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軍隊出征的景象,通過細膩的描寫和生動的形象展示了軍隊的壯麗氣勢和士兵們的英勇精神。
“鳴弓度塞城”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zǎo fā xīng hé
早發興和
wèi xiǎo jiè yán chéng, míng gōng dù sāi chéng.
未曉戒嚴程,鳴弓度塞城。
chuān yún suí dì qǐ, yě huǒ zá xīng míng.
川云隨地起,野火雜星明。
hǔ lǚ tīng jiā dòng, luán qí bàng bì xíng.
虎旅聽笳動,鑾旗傍蹕行。
cǎo qīng shā lù ruǎn, hún jué mǎ tí qīng.
草清沙路軟,渾覺馬蹄輕。
“鳴弓度塞城”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