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鏡非臺火里漚”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明鏡非臺火里漚”全詩
胡為分宗作南北,匹似骨肉成乖離?只緣見性有差別,究
竟也知無二說。
明鏡非臺火里漚,菩提有樹空中橛。
丈夫豈肯師于心,便從陸地甘平沉。
直是循流了源委,三乘教外求知音。
空室老矣無機智,吃飯有時忘卻箸。
因子凌晨覓贈言,掇筆不覺書長句。
分類:
《示秀禪人》空室禪師 翻譯、賞析和詩意
《示秀禪人》是一首明代的詩詞,作者是空室禪師。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南能北秀同一師,
朝參暮請同一時。
胡為分宗作南北,
匹似骨肉成乖離?
只緣見性有差別,
究竟也知無二說。
明鏡非臺火里漚,
菩提有樹空中橛。
丈夫豈肯師于心,
便從陸地甘平沉。
直是循流了源委,
三乘教外求知音。
空室老矣無機智,
吃飯有時忘卻箸。
因子凌晨覓贈言,
掇筆不覺書長句。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以示秀禪人為題,表達了禪宗思想中的一些觀點和禪者的心境。
詩的第一句描述了南方的禪者能力高強,北方的禪者修行出眾,但他們卻拜師同一時期,朝夕參拜,為何會分為南北兩派,就像骨肉分離一樣,作者對此感到疑惑。
接下來的幾句表達了禪宗信徒對于禪的領悟會因個人的悟性而有所差別,但歸根結底,禪宗追求的境界是沒有二元對立的。作者用明鏡和火來比喻,明鏡并非臺子上的照明器具,菩提樹也不是空中的柱子,意味著禪宗的領悟超越了表象,不受空間和物質的限制。
詩中接著談到一個丈夫是否會將禪修當作內心的導師,而不是僅僅追隨外在的事物。作者呼吁禪宗的修行者不要被世俗的瑣事困擾,要追求真理,去尋找超越教義的知音。
最后幾句描述了作者年老時的狀態,空室禪師年事已高,沒有太多的智慧,有時甚至忘記使用筷子進食。但在清晨,作者還是追求著禪宗的領悟,不自覺地寫下了這些長句。
這首詩詞表達了作者對禪宗修行的思考和領悟,強調了禪宗的境界超越了表面的形式,追求的是內心的真理。作者通過對禪宗的思考,展示了一個禪者的境界和內心的平靜。
“明鏡非臺火里漚”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ì xiù chán rén
示秀禪人
nán néng běi xiù tóng yī shī, cháo cān mù qǐng tóng yī shí.
南能北秀同一師,朝參暮請同一時。
hú wéi fēn zōng zuò nán běi, pǐ shì gǔ ròu chéng guāi lí? zhī yuán jiàn xìng yǒu chā bié, jiū
胡為分宗作南北,匹似骨肉成乖離?只緣見性有差別,究
jìng yě zhī wú èr shuō.
竟也知無二說。
míng jìng fēi tái huǒ lǐ ōu, pú tí yǒu shù kōng zhōng jué.
明鏡非臺火里漚,菩提有樹空中橛。
zhàng fū qǐ kěn shī yú xīn, biàn cóng lù dì gān píng chén.
丈夫豈肯師于心,便從陸地甘平沉。
zhí shì xún liú le yuán wěi, sān shèng jiào wài qiú zhī yīn.
直是循流了源委,三乘教外求知音。
kōng shì lǎo yǐ wú jī zhì, chī fàn yǒu shí wàng què zhù.
空室老矣無機智,吃飯有時忘卻箸。
yīn zǐ líng chén mì zèng yán, duō bǐ bù jué shū cháng jù.
因子凌晨覓贈言,掇筆不覺書長句。
“明鏡非臺火里漚”平仄韻腳
平仄:平仄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十一尤 (仄韻) 去聲二十六宥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