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塞河山動鼓鼙”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四塞河山動鼓鼙”全詩
獨立高臺望烽火,胡笳多在薊門西。
分類:
《十月京師紀事》李英 翻譯、賞析和詩意
《十月京師紀事》是一首作者未知的詩詞,以下是我為你提供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十月京師紀事
蕭關風急馬頻嘶,
四塞河山動鼓鼙。
獨立高臺望烽火,
胡笳多在薊門西。
譯文:
十月的京師紀事
寒風凜冽,馬匹頻繁嘶鳴,
四方邊塞河山鼓起戰鼓。
獨自站在高臺上,俯瞰戰火,
胡笳聲此起彼伏在薊門西邊。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戰亂時期的京師景象。詩中的描寫充滿了緊張和戰爭氛圍,展現了亂世中人們的驚恐和憂慮。
首先,詩人通過描述"蕭關風急馬頻嘶",生動地描繪了寒風呼嘯、馬匹嘶鳴的景象。這一景象暗示著邊關戰事頻繁,人們生活在戰爭的陰影之下,緊張和不安感彌漫在空氣中。
接著,詩中描述了"四塞河山動鼓鼙",表達了整個邊塞地區的戰事動蕩。"四塞"指的是北方邊疆的四個重要關隘,"河山動鼓鼙"則表明戰爭的聲音不斷回蕩在河山之間。這種描繪增強了詩中緊張氣氛的同時,也暗示了國家的危機和邊境的不安定。
在第三、四句中,詩人獨自站在高臺上,望著烽火四起的景象。獨立高臺象征著詩人與眾不同的立場和觀察角度,也凸顯了詩人對戰亂的深刻思考。烽火的興起象征著戰爭的蔓延,給人以警示和憂慮。
最后一句"胡笳多在薊門西",則更加深化了詩中的戰亂氛圍。胡笳是胡人(指北方少數民族)的樂器,薊門是京師北方的一道重要關隘。這句話暗示著北方邊疆戰事頻繁,胡人的笳聲不絕于耳,加劇了戰亂的氣氛。
總體而言,這首詩通過描繪戰亂時期京師的景象,表達了作者對戰亂的憂慮和對國家安寧的期望。詩中的動態描寫和象征意象,使整首詩充滿了緊張和戰爭的氛圍,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四塞河山動鼓鼙”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hí yuè jīng shī jì shì
十月京師紀事
xiāo guān fēng jí mǎ pín sī, sì sāi hé shān dòng gǔ pí.
蕭關風急馬頻嘶,四塞河山動鼓鼙。
dú lì gāo tái wàng fēng huǒ, hú jiā duō zài jì mén xī.
獨立高臺望烽火,胡笳多在薊門西。
“四塞河山動鼓鼙”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八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