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駟馬橋邊秋水波”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駟馬橋邊秋水波”全詩
衡陽雁陣驚寒早,巫峽猿啼入夜多。
一水東來通漢沔,眾山西上接岷峨。
少陵祠宇清溪曲,為瀉瓊漿試一過。
分類:
《送周望往四川》練子寧 翻譯、賞析和詩意
《送周望往四川》是明代練子寧創作的詩詞。以下是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駟馬橋邊秋水波,
郎君此去意如何。
衡陽雁陣驚寒早,
巫峽猿啼入夜多。
一水東來通漢沔,
眾山西上接岷峨。
少陵祠宇清溪曲,
為瀉瓊漿試一過。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練子寧送別周望去四川的情景。秋天的駟馬橋旁邊波光粼粼的秋水,使詩人感到離別的憂傷。早晨,寒冷的天氣打亂了衡陽的雁陣,夜晚,巫山峽谷中猿猴的啼聲此起彼伏。一條水自東方流淌而來,連接著漢江和沔水,眾多的山巒從西方延伸至岷山和峨眉山。少陵的祠廟依偎在清澈的小溪曲線旁,詩人試圖用這首詩來表達自己內心的情感。
賞析:
《送周望往四川》通過景物的描繪和情感的抒發,展現了離別之情和對遠方的思念。首先,詩人以駟馬橋邊的秋水波來烘托離別的憂傷情緒,暗示著作者內心的波瀾。衡陽的雁陣被寒冷的天氣驚擾,巫山峽谷中猿猴的啼聲則更加增加了離別的凄涼感。詩中提到的一水東來通漢沔,眾山西上接岷峨,表達了周望的旅途所經之處的壯麗景色,也暗示著他離開的地方與四川的自然景觀相比,可能并不如此美麗。最后,詩人提到少陵祠宇和清溪曲,這是一個安靜、幽雅的地方,也許是詩人心中的理想之地。詩人試圖通過為瀉瓊漿來試探這個地方是否如自己所想象的一樣美好。
整首詩以離別為主題,通過描寫自然景色和表達內心情感的方式,展示了作者對離別的痛苦和對遠方的向往之情。同時,詩中景物描寫細膩而生動,給讀者帶來了一種身臨其境的感覺,使人們能夠感受到詩人內心情感的起伏和對美好事物的向往。
“駟馬橋邊秋水波”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zhōu wàng wǎng sì chuān
送周望往四川
sì mǎ qiáo biān qiū shuǐ bō, láng jūn cǐ qù yì rú hé.
駟馬橋邊秋水波,郎君此去意如何。
héng yáng yàn zhèn jīng hán zǎo, wū xiá yuán tí rù yè duō.
衡陽雁陣驚寒早,巫峽猿啼入夜多。
yī shuǐ dōng lái tōng hàn miǎn, zhòng shān xī shàng jiē mín é.
一水東來通漢沔,眾山西上接岷峨。
shǎo líng cí yǔ qīng xī qū, wèi xiè qióng jiāng shì yī guò.
少陵祠宇清溪曲,為瀉瓊漿試一過。
“駟馬橋邊秋水波”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五歌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