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公已去憨公往”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遠公已去憨公往”全詩
春茶雨后猿狙摘,晚食風前鳥雀過。
楚客斷筇留澗石,吳僧破笠掛巖阿。
遠公已去憨公往,惆悵生臺長薛蘿。
分類:
《懷匡廬二首》廖孔說 翻譯、賞析和詩意
《懷匡廬二首》是明代廖孔說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懷匡廬二首
聞說幽蹊靜者多,
石門景物近如何。
春茶雨后猿狙摘,
晚食風前鳥雀過。
楚客斷筇留澗石,
吳僧破笠掛巖阿。
遠公已去憨公往,
惆悵生臺長薛蘿。
詩詞的中文譯文:
聽說有很多人喜歡幽靜的小徑,
石門的景物近在咫尺又如何。
春茶雨后猿猴摘取,
晚飯時風前鳥雀飛過。
楚國的客人斷掉竹杖留在澗石,
吳國的僧人破破爛爛的斗笠掛在巖石上。
遠離的公公已經離去,天真爛漫的公公前去,
令人惆悵的是,生臺長薛蘿。
詩意和賞析:
這首詩詞以閑適、自然的場景為背景,表達了作者對清靜宜人的環境和生活方式的向往。詩中描繪了石門景物的近在咫尺,但卻無法真正體驗其中的美妙。春天的雨后,猿猴采摘茶葉,晚上風前的鳥雀飛過,展現出自然界的活力和生機。
接下來,詩人通過描述兩個人物來進一步表達自己的情感。楚國的客人斷掉了手中的竹杖,留在了澗石上,而吳國的僧人則把破破爛爛的斗笠掛在巖石上。這些形象化的描寫暗示了客人和僧人的隱逸生活和追求精神自由的態度。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的心情。遠離的公公已經離去,指代遠離塵囂的人已經去世,而天真爛漫的公公則去了別的地方。這使得作者感到惆悵和失望,因為他們的離去意味著離開了這個寧靜而美麗的地方。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描繪了自然景色和人物形象,通過對比和象征手法,表達了作者對寧靜和閑適生活的向往,同時也抒發了對離別和變遷的感傷之情。詩詞流暢自然,意境深遠,給讀者帶來了一種寧靜和思考的氛圍。
“遠公已去憨公往”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huái kuāng lú èr shǒu
懷匡廬二首
wén shuō yōu qī jìng zhě duō, shí mén jǐng wù jìn rú hé.
聞說幽蹊靜者多,石門景物近如何。
chūn chá yǔ hòu yuán jū zhāi, wǎn shí fēng qián niǎo què guò.
春茶雨后猿狙摘,晚食風前鳥雀過。
chǔ kè duàn qióng liú jiàn shí, wú sēng pò lì guà yán ā.
楚客斷筇留澗石,吳僧破笠掛巖阿。
yuǎn gōng yǐ qù hān gōng wǎng, chóu chàng shēng tái cháng xuē luó.
遠公已去憨公往,惆悵生臺長薛蘿。
“遠公已去憨公往”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仄仄平平仄
韻腳:(仄韻) 上聲二十二養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