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閣三秋白露中”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臺閣三秋白露中”全詩
關城萬井黃河壯,臺閣三秋白露中。
長日琴樽歌有杞,往時圭璧憶分桐。
最憐深谷巖前桂,信拂賢王殿上風。
¤
分類:
《題南山卷二首》廖希顏 翻譯、賞析和詩意
《題南山卷二首》是明代廖希顏所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這首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上黨諸峰紫氣通,
迤南山色繞王宮。
關城萬井黃河壯,
臺閣三秋白露中。
長日琴樽歌有杞,
往時圭璧憶分桐。
最憐深谷巖前桂,
信拂賢王殿上風。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南山的壯麗景色,并以此贊美了明代的賢王。詩人通過描繪南山的紫氣、山色環繞王宮、關城萬井和壯麗的黃河景色,表達了對國家繁榮昌盛的向往和對帝王治理的贊頌。詩中還提到了往昔的輝煌,回憶起過去賢王的功績和輝煌事跡。詩人特別稱贊了山谷前的桂樹,表示最為傾慕的是那些在賢王殿上迎風拂拭的桂樹,這也象征著賢王的風采和品德。
賞析:
廖希顏通過描繪南山的景色和與之相關的元素,寄托了對國家和賢王的崇敬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修辭手法,使得整首詩詞充滿了山水之美和歷史感。紫氣、山色、黃河、白露等形象的運用,生動地展現了南山的壯麗景色,同時將南山與國家的繁榮景象相聯系,凸顯了賢王的治理功績。
詩詞中的"琴樽歌有杞"、"圭璧憶分桐"等句子,通過提及音樂和古代傳說中的寶物,增添了古代文化的韻味,使得詩詞更具深度和內涵。
最后一句"最憐深谷巖前桂,信拂賢王殿上風"既是對桂樹景色的贊美,也是對賢王品德的贊頌。詩人借用桂樹的形象,寓意賢王的高尚品質和崇高風范。
整首詩詞通過描繪自然景色和歷史背景,表達了作者對國家繁榮和賢王治理的向往和贊美,展示了作者對古代帝王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展現了作者對美好山水和古代文化的熱愛。
“臺閣三秋白露中”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tí nán shān juǎn èr shǒu
題南山卷二首
shàng dǎng zhū fēng zǐ qì tōng, yí nán shān sè rào wáng gōng.
上黨諸峰紫氣通,迤南山色繞王宮。
guān chéng wàn jǐng huáng hé zhuàng, tái gé sān qiū bái lù zhōng.
關城萬井黃河壯,臺閣三秋白露中。
cháng rì qín zūn gē yǒu qǐ, wǎng shí guī bì yì fēn tóng.
長日琴樽歌有杞,往時圭璧憶分桐。
zuì lián shēn gǔ yán qián guì, xìn fú xián wáng diàn shàng fēng.
最憐深谷巖前桂,信拂賢王殿上風。
¤
“臺閣三秋白露中”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平平仄平
韻腳:(平韻) 上平一東 (仄韻) 去聲一送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