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簿領亦閑閑”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簿領亦閑閑”全詩
虎跡村間路,猿聲郭外山。
四愁仍欲結,雙鬢漸成斑。
長見乘槎者,天風萬里還。
分類:
《浮蹤》林大輅 翻譯、賞析和詩意
《浮蹤》是明代詩人林大輅的作品。以下是對該詩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浮蹤甘屏裔,
簿領亦閑閑。
虎跡村間路,
猿聲郭外山。
四愁仍欲結,
雙鬢漸成斑。
長見乘槎者,
天風萬里還。
譯文:
浮蹤甘屏裔,
輕松自在地居住在平原邊緣。
簿領亦閑閑,
即使是官員的衣領也顯得悠閑無事。
虎跡村間路,
在鄉間小路上留下了虎的腳印。
猿聲郭外山,
郭外山中傳來猿猴的鳴叫聲。
四愁仍欲結,
四種憂愁依然纏繞著心頭。
雙鬢漸成斑,
雙鬢的白發漸漸增多。
長見乘槎者,
長久以來見到過乘槎而歸的人。
天風萬里還,
天風吹送他們萬里歸來。
詩意和賞析:
《浮蹤》這首詩以簡練的語言和生動的意象描繪了詩人的生活狀態和內心感受。詩人描述自己甘愿居住在平原邊緣,輕松自在,即使是官員的衣領也顯得悠閑無事,傳達了他獨特的生活態度和對寧靜自在的向往。
詩中出現了虎跡和猿聲,虎跡代表著危險和艱險,而猿聲傳來自山中,給人一種野性和自由的感覺。這些意象反襯出詩人與自然的關系,表達了他遠離紛擾、追求寧靜的心境。
詩的后半部分描寫了詩人的內心困擾和歲月流轉的痕跡。他說四種憂愁仍然纏繞心頭,雙鬢的白發逐漸增多,暗示著歲月的流逝和人生的磨難。然而,詩人長久以來見到過乘槎歸來的人,這里乘槎象征著遠行的人,他們經歷了千山萬水的辛苦和風雨,卻仍然能夠歸來。這句話傳達了一種希望和堅持的精神,無論經歷多少困難,只要堅持不懈,最終仍然能夠回到家園。
整首詩以簡潔明了的語言表達了詩人對寧靜自在生活的向往,同時反映了他對時間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思考。詩中的意象細膩而生動,給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時也傳遞了一種積極向上的情感和對困境的戰勝信念。
“簿領亦閑閑”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fú zōng
浮蹤
fú zōng gān píng yì, bù lǐng yì xián xián.
浮蹤甘屏裔,簿領亦閑閑。
hǔ jī cūn jiān lù, yuán shēng guō wài shān.
虎跡村間路,猿聲郭外山。
sì chóu réng yù jié, shuāng bìn jiàn chéng bān.
四愁仍欲結,雙鬢漸成斑。
zhǎng jiàn chéng chá zhě, tiān fēng wàn lǐ hái.
長見乘槎者,天風萬里還。
“簿領亦閑閑”平仄韻腳
平仄:仄仄仄平平
韻腳:(平韻) 上平十五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