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哭時懸枕上聲”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野哭時懸枕上聲”全詩
檄書夜下秋前捷,野哭時懸枕上聲。
墟落鳶鴉荒骨亂,石田狐鼠晚蒿平。
經心門井溪來血,流入瞿塘水尚腥。
分類:
《右埡寫懷》林俊 翻譯、賞析和詩意
《右埡寫懷》是明代詩人林俊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對該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露宿官山月轉晴,
山埡老淚寄蒼生。
檄書夜下秋前捷,
野哭時懸枕上聲。
墟落鳶鴉荒骨亂,
石田狐鼠晚蒿平。
經心門井溪來血,
流入瞿塘水尚腥。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動蕩的時代背景下的景象和作者內心的感受。詩人在官山露宿,月色逐漸明亮,表達了他對自然的敏感和對官山的思念。他在山埡上流老淚,將自己的悲傷和對百姓苦難的思念寄托其中。詩中提到作者夜間寫下的奏章,表明他在這個時代的動亂中,積極參與并為國家立下了功勛。然而,他也不能回避他的悲痛,野哭之聲懸浮在枕頭上,表達了他內心的痛苦和悲傷。
詩中還描繪了社會的荒涼景象,墟落中鳶鴉亂飛,荒地上骨骸散亂,石頭田地上狐貍和老鼠在晚蒿中徘徊。這些形象反映了戰亂和困苦的背景,揭示了人民的疾苦和社會的動蕩。
最后兩句表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和對時代的不滿。他說經心門(指心靈之門)的井水變成血,流入瞿塘水(指瞿塘峽,是長江上的峽谷)仍然帶著濃烈的腥味。這是對社會動蕩和戰亂所帶來的傷害的直接揭示,以及對當時的政治局勢的不滿。
賞析:
《右埡寫懷》通過描繪動蕩時代的景象和表達詩人內心的感受,展現了作者對國家和人民的深情和關懷。詩中的意象生動而深刻,通過對自然景物和社會現象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戰亂和苦難的觸動和反思。詩人用樸實的語言和生動的形象展現了他的情感和思考,使讀者能夠感受到他的內心世界和時代的動蕩。該詩詞既具有歷史背景的特點,又蘊含了普遍的情感和思考,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野哭時懸枕上聲”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yòu yā xiě huái
右埡寫懷
lù sù guān shān yuè zhuǎn qíng, shān yā lǎo lèi jì cāng shēng.
露宿官山月轉晴,山埡老淚寄蒼生。
xí shū yè xià qiū qián jié, yě kū shí xuán zhěn shǎng shēng.
檄書夜下秋前捷,野哭時懸枕上聲。
xū luò yuān yā huāng gǔ luàn, shí tián hú shǔ wǎn hāo píng.
墟落鳶鴉荒骨亂,石田狐鼠晚蒿平。
jīng xīn mén jǐng xī lái xuè, liú rù qú táng shuǐ shàng xīng.
經心門井溪來血,流入瞿塘水尚腥。
“野哭時懸枕上聲”平仄韻腳
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
韻腳:(平韻) 下平八庚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