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封有愧非殊錫”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王封有愧非殊錫”全詩
使眷為誰歸火底,俘囚何面見江東。
王封有愧非殊錫,死去無碑可表忠。
粳稻祇今誰阻遏,海門元與直沽通。
分類:
《姑蘇即事》劉三吾 翻譯、賞析和詩意
《姑蘇即事》是明代劉三吾創作的一首詩詞。以下是詩詞的中文譯文、詩意和賞析:
中文譯文:
姑蘇自王亦豪雄,
藩屏東南一旦空。
使眷為誰歸火底,
俘囚何面見江東。
王封有愧非殊錫,
死去無碑可表忠。
粳稻祇今誰阻遏,
海門元與直沽通。
詩意:
這首詩詞描繪了姑蘇(即現在的蘇州)的景象和歷史變遷。姑蘇自古以來是一個豪雄輩出的地方,但如今的景象已經變得空蕩蕩的。詩人思考著過去的輝煌和現在的凋零,感嘆當年的英雄們如今何處歸去,被俘囚的人們又如何面對江東(指江南地區)。同時,詩人也表達了對王亦豪雄的崇敬之情,認為自己作為一個王朝官員,沒有為國家做出特殊貢獻,死后也沒有碑表達自己的忠心。最后,詩人談及粳稻(指稻谷中的優質品種)目前受到了阻遏,海門與直沽交通暢通無阻。
賞析:
這首詩詞以姑蘇的歷史和現狀為背景,通過描寫景物和反思歷史,表達了詩人的情感和思考。詩人通過對姑蘇的描述,展現了這個地方曾經的輝煌和現在的衰落,反映了歲月更迭的無情。詩中的王亦豪雄代表了過去的英雄人物,而詩人則以自己作為一個普通官員的角色,對自己的無能和無以表達忠誠的遺憾進行了反思。最后,詩人提到粳稻的阻遏,暗示了社會中的困境和阻礙,但也表達了對未來的希望和對通達的渴望。
整體上,這首詩詞雖然篇幅不長,但通過凝練的語言和獨特的表達方式,展示了詩人對姑蘇歷史和現實的思考,同時也抒發了對過去的景仰和對未來的憧憬。同時,詩中的景物描寫和抒情意味也使得這首詩詞具有一定的藝術價值。
“王封有愧非殊錫”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gū sū jí shì
姑蘇即事
gū sū zì wáng yì háo xióng, fān píng dōng nán yī dàn kōng.
姑蘇自王亦豪雄,藩屏東南一旦空。
shǐ juàn wèi shuí guī huǒ dǐ, fú qiú hé miàn jiàn jiāng dōng.
使眷為誰歸火底,俘囚何面見江東。
wáng fēng yǒu kuì fēi shū xī, sǐ qù wú bēi kě biǎo zhōng.
王封有愧非殊錫,死去無碑可表忠。
jīng dào qí jīn shuí zǔ è, hǎi mén yuán yǔ zhí gū tōng.
粳稻祇今誰阻遏,海門元與直沽通。
“王封有愧非殊錫”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
韻腳:(仄韻) 入聲十二錫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