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寒柏樹綠”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臺寒柏樹綠”全詩
立處聞天語,朝回惹御香。
臺寒柏樹綠,江暖柳條黃。
惜別津亭暮,揮戈憶魯陽。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送裴侍御赴歲入京(得陽字)》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譯文:
羨慕那裴侍御,他元日前往京城向明光皇帝謁見。站在那里能聽到上天的聲音,早晨返回皇宮會引發御香的香氣。臺階上寒冷的地方,柏樹依然翠綠;江邊溫暖的地方,柳條已經變黃。可惜在離別的渡口,夜晚降臨,回想起在魯陽時的壯麗景象。
詩意:
這首詩描繪了作者對裴侍御的羨慕之情,表示了作者對朝廷的向往和對官位的渴望。詩中還通過描寫不同的時刻與地點,展示了季節的變化和離別的悲愴。
賞析:
這首詩以簡明的語言展現了唐代士子追求仕途的愿望和對現實的不滿。通過對元日前往京城的裴侍御的羨慕之情的描寫,傳達了作者對權力和地位的向往。詩中的景物描寫則通過對臺階上的柏樹和江邊的柳條的描繪,展示了季節的變化和自然景觀的美麗。最后,詩人以離別的場景結束,揭示了作者內心的憂愁和對過去的回憶。整首詩情感真摯,寫景含蓄,寄托了作者對權力的向往以及對過去時光的留戀之情。
“臺寒柏樹綠”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sòng péi shì yù fù suì rù jīng dé yáng zì
送裴侍御赴歲入京(得陽字)
xiàn tā cōng mǎ láng, yuán rì yè míng guāng.
羨他驄馬郎,元日謁明光。
lì chù wén tiān yǔ, cháo huí rě yù xiāng.
立處聞天語,朝回惹御香。
tái hán bǎi shù lǜ, jiāng nuǎn liǔ tiáo huáng.
臺寒柏樹綠,江暖柳條黃。
xī bié jīn tíng mù, huī gē yì lǔ yáng.
惜別津亭暮,揮戈憶魯陽。
“臺寒柏樹綠”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仄仄仄
韻腳:(仄韻) 入聲二沃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