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軍中乘興出”的意思及全詩出處和翻譯賞析
“軍中乘興出”全詩
日沒鳥飛急,山高云過遲。
吾從大夫后,歸路擁旌旗。
分類:
作者簡介(岑參)

岑參(約715-770年),唐代邊塞詩人,南陽人,太宗時功臣岑文本重孫,后徙居江陵。[1-2] 岑參早歲孤貧,從兄就讀,遍覽史籍。唐玄宗天寶三載(744年)進士,初為率府兵曹參軍。后兩次從軍邊塞,先在安西節度使高仙芝幕府掌書記;天寶末年,封常清為安西北庭節度使時,為其幕府判官。代宗時,曾官嘉州刺史(今四川樂山),世稱“岑嘉州”。大歷五年(770年)卒于成都。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納涼(得時字)》岑參 翻譯、賞析和詩意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納涼(得時字)
細管雜青絲,千杯倒接。
軍中乘興出,海上納涼時。
日沒鳥飛急,山高云過遲。
吾從大夫后,歸路擁旌旗。
譯文:
陪同封大夫在瀚海亭上共同消遣,涼爽的雜青絲細管里倒滿了酒。我們在軍隊中隨著興致一同離去,在海上消遣涼爽的時刻。太陽下山時,鳥兒飛得很急,山峰高處的云彩卻遲遲未過來。我緊隨在大夫之后,回程的路上有旌旗相隨。
詩意:
這首詩是唐代詩人岑參寫于宴會時的景物描寫,透露出作者在軍中服務的經歷。整首詩描繪了在瀚海亭上與封大夫一同度過快樂時光的場景,流露出對夏日涼爽的向往。詩中通過描繪日落后鳥兒的飛行和云彩的移動,傳達出借封大夫的光輝而繼續前行的情感。表達了作者對封大夫的敬意和對軍隊生活的忠誠。
賞析:
這首詩以簡潔而流暢的語言勾勒出了宴會和度假之間的愉快場景。細節描寫中,作者將飲酒的情景與海上涼爽的感覺相結合,形象地表現了夏日的舒適和快樂。通過描繪鳥兒的飛行和云彩的移動,表達了作者對封大夫的敬佩和對軍隊生活的熱愛。整首詩情感真摯,形象生動,帶有一種豪情和豁達的氣氛。
“軍中乘興出”全詩拼音讀音對照參考
péi fēng dài fū yàn hàn hǎi tíng nà liáng de shí zì
陪封大夫宴瀚海亭納涼(得時字)
xì guǎn zá qīng sī, qiān bēi dào jiē z5. jūn zhōng chéng xìng chū, hǎi shàng nà liáng shí.
細管雜青絲,千杯倒接z5.軍中乘興出,海上納涼時。
rì mò niǎo fēi jí, shān gāo yún guò chí.
日沒鳥飛急,山高云過遲。
wú cóng dài fū hòu, guī lù yōng jīng qí.
吾從大夫后,歸路擁旌旗。
“軍中乘興出”平仄韻腳
平仄:平平平仄平
韻腳:(仄韻) 入聲四質 * 平仄拼音來自網絡,僅供參考;詩句韻腳有多個的時候,對比全詩即可判斷。